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药类海外出口 植物提取占优势

中药类海外出口 植物提取占优势

  我国医药外贸在上半年,在美日等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的持续影响下,全球性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增大,但世界经济整体上仍延续去年的复苏态势下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上半年我国中药商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1.43%,达到14.3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1.11亿美元,同比增长42.95%;进口额3.26亿美元,同比增长36.5%。中药类商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预计下半年我国中药出口仍将保持增势,但增速将有所放缓。上半年,中药各商品进出口普遍增长,其中1月份和3月份出口额均超过1亿美元。


  此外,在出口品种中,植物提取物仍为出口主力,而保健品出口额增长幅度最大。其中,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为5.25亿美元,同比增长47.68%,占中药商品出口总额的47.27%,依然是中药商品出口的主力;提取物进口额为8614.84万美元,同比增加27.53%,占中药商品进口总额的26.39%。上半年,中药材饮片出口额为3.74亿美元,同比增长31.33%,占中药类产品出口总额的33.7%。中成药出口额为1.13亿美元,同比增长23.36%;进口额为1.01亿美元,同比下降8.98%。保健品出口额为9834.88万美元,同比增长119.4%;进口额6953.64万美元,同比增长122.15%。


  而在出口市场方面,我国中药出口以传统市场为主,而欧美天然药物市场则日趋繁荣。其中日本、中国香港和美国依然是传统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上半年出口增幅均超过30%。这三个市场的出口额占中药出口总额的43.51%。


  近年来,随着欧美市场快速成长,成为中药出口的一大亮点。欧美天然药物市场日趋繁荣,消费量逐年扩大,上半年我国对欧美市场中药出口同比大幅增长。虽然中成药出口受限于欧盟指令,但由于保健品和植物提取物出口增长较快,对欧洲出口同比增长率仍然达到了77.08%,而对北美出口同比增长达55.33%。同期,我国中药对亚洲市场出口增幅仅为28%,低于中药出口的平均增幅。


  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企业据上半年统计共计2212家,比2010年同期增加147家,民营企业仍为出口主力军,出口金额占比高达50.43%;“三资”企业出口金额占比29.11%;国有企业出口金额占比仅为20.39%。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私营企业中药出口增幅同比为69%,远高于国有和“三资”企业。


  另外,从出口品种来看,上半年我国中药类商品出口在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方面各具特色。前者出口价格涨势放缓,后者出口进入转型期,市场前景继续向好。


  虽然上半年我国中药材出口价格同比上涨38%,但环比仅上涨0.74%,国家对物价调控的影响日益显现,中药材出口价格整体涨势趋于平缓,菊花、白术和党参等大宗药材出口价格环比有所下降。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主要市场为亚洲,且集中在中国香港、日本、越南、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 我国提取物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并连续多年占据中药出口商品的首位,其中其他植物液汁及浸膏出口超过2.5亿美元。


  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市场主要为美国和日本,上半年对美国市场出口额增幅达到67%;因受日本地震影响,上半年对日本出口增幅为22.24%,低于平均增幅。欧洲市场对天然色素的需求以年均35%的增幅迅速增长,我国上半年对欧洲提取物出口同比增长85.55%,其中对德国的出口增幅达到133.5%。墨西哥等新兴市场的需求也在稳步递增。我国提取物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上半年提取物出口企业为1060家,其中民营企业达到781家,其出口额占我国提取物出口总额的54.24%,并实现同比高增长。


  近年来,国际市场对植物提取物的需求旺盛,植提产品已成为保健品、食品、饮料以及天然健康产品领域的新宠,该类产品用途广、用量大,为我国的出口提供了广阔空间。目前我国植提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正进入重要的转型期,能否实现由中小企业为主导向大企业为主导的平稳过渡,是决定行业未来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