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基药招标创新低 品牌药企“跳水”保市场

基药招标创新低 品牌药企“跳水”保市场

  “面对各地正在展开的基药招标,品牌药企的态度急转直下,从观望,到小规模试点,再到现在的降投标价力保其产品进基药目录,几乎招一个标就创一个新低。”白云山制药总经理王文楚昨日对采访人员讲述了基本医药(下称“基药”)招标出现的新现象--品牌药企牺牲利润,跳水保市场。


  而粤药企在受到这种压力的同时,更担忧迟迟未出台的广东模式将会是什么样的政策。有鉴于广东在全国基药市场的重要地位,广州药业总经理吴长海表示,即将出台的广东模式将对全国起战略意义,如何定价将影响全国药企。

   
  采访人员则了解到,在几次闭门会议之后,广东基药招标模式还在修改中,粤药企在各地参加招标的同时,都心系广东模式。从接受采访人员采访的几家本土药企情况来看,大药企较为主动,献计献策;小药企消极,甚至有负责人称“早死早投胎”,坐等模式出台。

   
  “从安徽标,到河南标,再到江西标,很多大宗药品的中标价急转直下,这与此前一两个企业主动降价的情况不同,目前的价格已经是成片在倒。”王文楚举例称,如头孢曲松在安徽标为1.25元,到了河南标就降为0.95元,而到江西标就仅为0.84元了。

   
  而对于尚在胎中的广东模式,粤药企则态度不一,大型品牌企业更为主动献计献策,希望政策对自己有利;中小型药企则较为消极,如广州本土一位不愿具名的药企负责人表示,“我们的心态是早死早投胎。”

  
  相对而言,背靠广东最大药业集团的广药总经理吴长海则提出建设性意见。他对广东模式的建议分为两点,其一建议60元以下的药品不执行限价,他具体称,如广药旗下品种很多就包含在这个价格区间之内,本身利润不大,一旦再降价,影响巨大;其二,吴长海建议,日费用在3元以下的药品,只招质量标。

  
  对于上述品牌药企降价保市场现象,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昨日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出现这种态势实际上跟目前实行的医药体制有关,“唯低价是取”的安徽模式成为众多地方政府进行药品招标的准则。


  由于安徽模式非常注重药品的价格是否低廉,因此很多企业为了能够中标不惜铤而走险,降低成本,这不仅会使药品质量大打折扣,还可能会危害人民生命健康。而且因为无法同小企业拼价格,故大企业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