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药柜台方“现身”上海的惠民效果

中药柜台方“现身”上海的惠民效果

  风寒感冒,咳嗽积食,这些常见小毛小病,过去可由坐堂中医和老药工根据患者自诉对症调配饮片,这叫“柜台方”。这个传统在消失几十年后,首批32只中药柜台方去年在上海26家医保定点中药店上柜。近日,第二批58家中药店又获批;同时,首批柜台方也纳入医保结算范围。意在方便惠民的柜台方,起步一年来效果如何?
  

  采访人员来到南京东路蔡同德堂,主管中药师殷博武拿出一本台账给采访人员看销售记录:“这位老客户咽喉不适,不算大毛病,去医院排队挂号又太麻烦,到这里,不消多大功夫就可配到对症的药。” 说话间,正好碰上前来配药的张阿姨:“去中医院,每次配药至少十几味,价格也上去了。柜台方一般经典三到五味药就行,平均每帖6元左右,很划得来。”
   

  上海中药行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柜台方总计销售2426帖,销售额才1.48万元左右。大众的知晓率不高是原因之一。采访人员在劲松参药店看到,每张柜台方都有一张专门说明书,标明成分、服用方法、适宜症状等,门口还挂着“柜台方试点”字样。但即使这样,每个月也只有25笔左右生意,且以老年顾客居多。蔡同德堂也介绍说,柜台方刚开始几个月销售势头不错,以后就清淡了。这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来咨询的人多了起来,但大部分顾客还不知道柜台方是怎么回事。


  挡住柜台方的,还有麻烦的购买过程。童涵春堂一位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最早的柜台方是将调配好的中药方剂放在柜台内销售,比较方便;现在买柜台方,执业药师要根据顾客的病症对症选择柜台方,最后由中药调剂员现场调配,程序较为繁琐。同时,柜台方价格低廉,销售成本又不低,许多中药店也不会主动向顾客推荐。消费者将柜台方买回家,还有一个煎煮问题。不同的中药煎煮时间、火候都不相同,需要顾客花时间料理。这样,与一些非处方中成药相比,柜台方的优势就不明显了。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