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用“放大镜”难辨驻店医师真假

用“放大镜”难辨驻店医师真假

  您在药店买药时,得到过驻店药师的指导吗?有人在开药前追问过您的病史,并告诉您这药应怎么吃吗?本应合法、合理、合规存在的驻店药师,不少消费者却非常陌生。发现,除非是“主动邀请”,一般药店的药师是不会主动出面的。而且最让消费者混乱的是,药店工作人员都穿白大褂,一张嘴都是这药怎么好,那药怎么吃,根本无法判断谁是药师?


  在药店走访中,不少药店工作人员都非常热情,往往是刚踏进药店门,就有2-3位工作人员主动询问买什么药?哪不舒服?之后会有一位工作人员始终尾随其后,开始推销各类药品。在北京海淀区永定路一家药店,告诉工作人员最近总是咳嗽想买点药,工作人员没有讯问任何病情,直接就塞给一盒价值32元的中成药,其适应症中确实写着“镇咳”功效,但表示价格太高无法接收时,又拿出一盒在26元上下的中成药,其适应症中仍然写着“镇咳”。

 

  当想知道这两个药有什么区别?能否请驻店药师看一下,该工作人员表示,给拿的都是非处方药,不用问药师,疗效都差不多就是厂家不一样。见无动于衷,该工作人员又拿出消炎药、糖浆等,说是配合吃病才能好得快,几个回合下来介绍了不少于6种止咳药。其实,这类反复介绍、推销多种药品的工作人员,往往都不是药师。

 

  药店里工作人员都穿“白大褂”,不论营业员还是驻店药师。辨别上药师会在胸前戴一个胸卡,上面标注有药师的字样。有的药店还会设置专门的药师就诊台。不过据在北京朝阳区甜水园、红领巾桥、朝阳路、金台路等多家药店调查,只有一家药店墙上挂着执业药师资格证,并有药师驻店。其他药店的白大褂或没有戴药师标牌,或搪塞说药师没来、暂时不在岗位等借口。

 

  总之,不少药店都是只见牌子不见人,消费者很难得到驻店药师的指导。最头疼的是工作人员都穿着白大褂,不好辨认谁是药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第七十二条规定,药品零售企业和零售连锁门店在营业时间内,应有执业药师或药师在岗,并佩戴标明姓名、执业药师或其技术职称等内容的胸卡。销售药品时,应由执业药师或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并签字后,方可依据处方调配、销售药品。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