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药品市场在全球“数一数二” |
![]() |
采访人员从“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了解到,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的推动下,今年1至8月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已实现总收入449.7亿元,同比增长19%。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杨伟光透露,今年北京生物医药产业总收入有望突破700亿元。专家分析,从2009年起到2013年,中国将为全球药品销售增长贡献五分之一的份额,中国医药市场每年将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
截至目前,北京已先后筛选评定出50家G20企业,形成了支撑产业跨越发展的核心力量,并实施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操作策略。其中,“G20创新成果转化基地”通过支持创新品种的产业化,共带动苏黄止咳胶囊、阿德福韦酯片等十余个重大创新品种相继投产,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26亿;以G20企业重大创新品种为代表的55个医药创新品种也被相继纳入本市医保目录。
今年,在原有24家生物医药跨国公司在京发展的基础上,德国拜耳将全球普药中心迁到北京,德国默克、美国默沙东也相继在北京建立了研发中心,这使生物技术医药领域成为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内容。
为支持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药物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北京还积极加大资金引导,在市统筹资金中每年投入不低于2亿元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和重大成果产业化;同时,组织和引导G20企业积极对接“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重大专项,仅去年就获得中央财政经费5000万元,今年预计获得中央财政经费9000万元。
目前,北京正朝着2012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努力。预计到2017年,有望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占北京GDP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从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讨论稿)》中,生物技术药物已被列为五大核心发展目标之一。据了解,我国将围绕生物技术产业重点突破“组学”技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技术、分子分型与个体化诊疗技术、基因操作与蛋白质工程技术、药物分子设计技术、生物技术过程工程技术、生物催化工程技术、生物安全关键技术、动植物品种设计技术等12项关键技术。

- 相关报道
-
- Nature子刊:朱孝峰/邓蓉团队揭开铁死亡传播机制,带来抗癌新靶点 (2025-04-20)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2025-04-20)
- Cell: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0)
- 帕金森病治疗的“巨大飞跃”!两篇Nature论文齐发:干细胞在临床试验中安全、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2025-04-19)
- 《神经元》:中国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的免疫细胞ILC2可以促进卒中的后神经修复! (2025-04-19)
- 基金委窦贤康主任:改善流动编制和兼聘人员监督管理,规范与依托单位、科研人员的“亲清”关系 (2025-04-19)
- 吃肉还是吃糖?《自然》子刊:操控食欲的神奇分子或能影响寿命 (2025-04-19)
- Nat Genet:科学家成功绘制出新型细胞图谱,有望揭示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微环境的显著改变 (2025-04-18)
- 中国整治“神医”“神药”等告白乱象 (2025-04-18)
- 国度药监局召开药品网络贩卖平台企业合规指导任务会 (2025-04-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