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中药材跌价 农药商“情何以堪”

中药材跌价 农药商“情何以堪”

  近段时间,火热的中药材市场如从炎热的夏季坠入了12月的冰窟,整个中药材市场表现出了暴跌趋势,去年4月份价格高达550元/吨的三七11月份的价格仅为300元/吨;在今年4月高达380元/吨的太子参目前价格仅为220元/吨,价格几乎下跌了一半,而其他中药材如当归、党参、金银花、茯苓等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相关中药材的大量种植,再加之今年大批中药材丰收,使得目前中药材市场的供应量大幅度增加,中药材供给不足的现象得到了大幅度的缓解。

   
  市场的走向是基础因素,而政府的导向机制对于中药材价格的下跌起到了推动作用。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抽调部分地方价格执法人员组成检查组,对甘肃陇西地区20多个中药材存储仓库进行全面检查。并对2010年12月前囤积党参的浙江南方药材有限公司等10户经营者,下达了价格行政执法告诫书,责令其于2011年7月21日之前,按照不超过每公斤60元的价格,将储存的20多万公斤党参出售给以党参为原料并取得GMP认证的中成药制药企业。


  10月底到11月中旬,是大批滋补类药材以及养生药材的采集、收购“黄金时节”,可是在药材市场中,药材价格的表现并不显得十分“黄金”。在樟树市吴城乡,黄栀子是当地较为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去年能买到40到45元价格的黄栀子,今年突然降到了13到15元,其价格落差极大。在樟树市这个“药都”,到处都能见到与黄栀子跌价相同的情况。吴城乡药业办主任钟小洪说,该乡中药材种植面积为2.4万亩,其中黄栀子与吴茱萸的种植面积分别为1.1万亩和9000亩。今年管理好的种植户略有盈余,有的产量低的园子因用工成本的增加等原因,会出现亏损。

   
  今年中药材价格与去年相比普遍偏低,但是诸多中药材中间商还是不敢收购,药商们自称已经被赔钱赔的很痛心了,即使再便宜的东西,也不敢盲目收购。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蒋尔国表示,据他们调查,当前药商七成以上出现了亏损。“去年中药材价格暴涨,药农种植面积不断加大,还有一些贸易商大量囤货,从而使中药材供过于求。”蒋尔国表示,国家发改委对中药材的调控,使一些药商出现了恐慌性的抛售,加剧了中药材价格的下跌。

   
  中药材价格今后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对此,蒋尔国认为,由于在今年五六月份时,很多人认为中药材价格会继续上涨,“没想到现在180度转弯,加上游资的吃力,市场的恐慌情绪加剧,使这轮中药材价格下跌趋势愈发加快。”在蒋尔国看来,目前市场上的观望情绪依然浓重,成交量依然不能有效放大。因去年游资的炒作,一味本来就很平常的中药“太子参”被炒作的价格达到360元1公斤,而从8月份开始,持续高价位一年多的太子参在批发市场也开始降价。数据显示,近期太子参批发价为200元/千克左右,目前价格走势平稳。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