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资源枯竭未能转变 |
![]() |
尽管价格在2011年已经出现了回落,但中药材资源枯竭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近日在京召开的第十五届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中药材的价格再一次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尽管中药材价格在2011年已经出现了回落,但是中药材资源枯竭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改善。因此,建立价格稳定机制,保证中药材生产,建立储备制度,已经成为中药行业的共同呼声。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志国建议:“首先,应该建立中药材储备制度,由企业来参与和配合,对这些品种进行战略储备,平抑价格,保障稳定,加强市场规范和制度建设;其次,医疗机构、工业企业应该从品牌流通企业购买中药材;最后,应加强对基层流通环节(门诊、药品门店)的检查,防止假冒、伪劣中药材泛滥,保护优质中药材。”
中药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一年比一年大,但是中成药的价格却只降不升。中国生物制药总裁徐晓阳表示:“虽然发改委一直在提中药要区别定价或按质论价,但这些政策尚未落实到位。”从价格管理的角度来看,中药材价格一直按照和其他大宗农产品价格一样的思路来管理,发改委价格司相关人士就曾表示,中药材价格虽然会上涨,但并不会给中药企业调价,因为价格也会下跌,其成本是平衡的。但是近年来的上涨依旧造成了价格的倒挂。
由于国内资源紧缺,为了解决野生药材不足的问题,我国中药材企业纷纷到越南、缅甸寻找药材。由于越南、缅甸的药材难以满足需求,尼泊尔又成为国内企业的新宠。不过,这些国家适于种植中药材的区域更少,因此,资源枯竭只是时间问题。
中药材行业的基础薄弱还体现在采收队伍建设上,根据中药材天地网在陕西商州张材镇的一个信息采集点调查的情况,红花、五味子、枸杞等的采摘雇工费高达80-100元/天,雇工时间只有1-2个月,而参与中药材采收的都是挣学费的学生和生活无着的老年人,缺乏专业化的种植采收队伍,从而造成某些年份出现红花、五味子该采收时无人采的局面,这也成为中药材存量进入市场的最大障碍。虽然资源依然缺乏,但大量中药企业的生产无法停止,产能也无法闲置,因此,以次充好、缺斤短两、替代投料的现象也日益严重。

- 相关报道
-
- 国度疾控局对于印发沾染病疫情预警治理方法(试行)的关照 (2025-08-12)
- 辽宁规范3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和医保付出政策 (2025-08-12)
- 对于匆匆进贸易安康保险高质量倒退助力生物医药家当立异的多少步伐 (2025-08-12)
- 医保服务更便捷!医疗保证畛域首项国度尺度宣布 (2025-08-11)
- 青海省全省上线“医保钱包”功效,医保服务继续降级 (2025-08-11)
- 辽宁:药品弥补申请技术审评光阴将紧缩至60个任务日 (2025-08-08)
- 第十一批国度药品集采报量有看点 (2025-08-08)
- 上海推出18条新步伐 进一步激起贸易安康保险市场倒退后劲 (2025-08-07)
- 55种药品拟归入集采范畴 国度医保局提示企业感性报价 (2025-08-06)
- 多部分结合宣布安康情况匆匆进行为施行方案 (2025-08-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