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制药的收入扑朔迷离引不解 |
![]() |
近日,有投资者向中国资本证券网反映,华北制药的营业收入扑朔迷离,着实让人费解。华北制药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02.33亿元(具体为10,233,422,564.15元),而公司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流仅为35.98亿元(具体为3,598,043,334.63元),即使排除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因素的影响,华北制药三季度报告显示的数据仍有56.24亿元(具体为5,623,869,061.66元)营业收入无法解释。
11月24日,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老师景小勇对中国资本证券网表示,“这个太不正常了,从未碰到过,是不是报表弄错了。营业收入100个亿,现金只收回了30多个亿,这个差太多了,应该有假。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的现金都不会存在问题,因为现金出问题很容易被查出来,所以这个公司出现上述问题,很可能是营业收入数据有假。”
华北制药10月29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1695.57万元(具体为16,955,736.62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57.19万元(具体为4,571,886.30元),同比下降86.80%。令投资者疑惑的是,在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同时,华北制药的营业总收入却在大幅增加。华北制药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33亿元(10,233,422,564.15元),同比增加了55.25%。
华北制药对此表示,公司营业收入增加主要是公司销售规模大幅扩大所致。而与此同时,华北制药前3季度的销售费用为3.18亿元(具体为317,967,236.71元),同比仅增加了11.79%。为何华北制药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增加了55.25%,而销售费用却仅增加了11.79%呢?更令投资者疑惑的是,在华北制药营业收入达102.33亿元的情况下,华北制药前三季度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流入却仅为35.98亿元(具体为3,598,043,334.63元)。
11月24日,一位财务人士向中国资本证券网表示,一个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以这个公式粗略的计算一下就能看出是否存在问题。华北制药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102.33亿元(10,233,422,564.15元),所以根据上述公式,华北制药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于102.33亿元。
华北制药三季报显示,公司2011年初应收票据余额为5.93亿元(具体为593,146,924.97元),截止三季度末,应收票据余额为4.18亿元(具体为417,978,326.70元),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1.75亿元(具体为175,168,598.27元)。
华北制药三季报显示,公司2011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8.81亿元(具体为881,442,153.56元),截止3季度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10亿元(具体为1,009,541,564.64元),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28亿元(具体为-128,099,411.08元)。公司2011年初预收账款余额为1.50亿元(具体为150,369,089.61元),截止3季度末,预收账款余额为1.01亿元(具体为101,331,299.20元),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为-4903.78万元(具体为-49,037,790.41元)。
华北制药三季度报告并未披露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数额,也未披露计提的应收账款期末坏账准备余额为多少。所以,因为华北制药的主营业务收入是正值,故现假设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7%为0,并不会增加上述财务人士列出公式右边的数值和,同样,假设华北制药3季度末应收账款全部集体坏账准备,这也不会增加上述公式右边的数值和。而华北制药前三季度应收账款余额为10.10亿元(具体为1,009,541,564.64元)。
11月24日,中央财经大学教师景小勇对此表示,这个太不正常了,从未碰到过,是不是报表弄错了。营业收入100个亿,现金只收回了30多个亿,这个差太多了,应该有假。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的现金都不会存在问题,因为现金出问题很容易被查出来,所以这个公司出现上述问题很可能是营业收入数据有假。根据景小勇教师的解释,华北制药三季报中无法解释的56.24亿元应该是营业收入数据有问题导致的。对于华北制药三季度报告中存在的无法解释的56.24亿元营业收入的问题,上述财务人士也表示,这个太离谱了,完全看不懂,监管机构应该对其进行调查。

- 相关报道
-
- Nat Metabol:神经元中的“能量储备站”——甘油三酯或在大脑代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5-07-08)
- 主论坛嘉宾日程公布!梁琼麟/孙伟 /严俊等嘉宾出席,2025(第五届)类器官大会北京站!8月29-30日即将开幕! (2025-07-08)
- Cell重磅:华人团队首次从iPSC构建出高度血管化的肺和肠道类器官,一作已回国加入中科院 (2025-07-08)
- Mater Today Bio:3D打印可灌注血管化皮肤模型亮眼登场!自带"营养通道",模拟伤口愈合超给力,药物测试更靠谱 (2025-07-08)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黑龙江省集中带量推销药品进下层医疗机构、进平易近营医疗机构、进批发药店任务施行方案 (2025-07-08)
- 海南省印发《三医真实天下数据使用治理暂行方法》 (2025-07-08)
- 《自然·医学》:运动是改善疾病的“通解”!临床试验证实,对于身患两种及以上共病的成年人而言,运动有益,可提高生活质量 (2025-07-08)
- 国内“三甲”医院纷纷布局细胞治疗,脐带血免疫细胞治疗迎来新机遇 (2025-07-07)
- 告别乙肝,全球首个针对慢性乙肝的细胞治疗产品SCG101V获批临床 (2025-07-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