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奇制胜的天然药物 |
![]() |
在紫金山随机捕捉到的一只螳螂肠道内,即发现31个聚酮化合物、5类新骨架、7个新化合物,你相信吗?新药发现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如何通过设计、合成、活性筛选与构效关系,再到计算机辅助设计,结构优化与综合评价,顺利进入临床前与Ⅰ期临床试验,最终研制成人体可以使用的上市的天然药物。
“在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中探讨天然药物成分的系统学意义,不仅可能在海洋生物学某些基础研究领域获得有意思的发现,而且对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也具有指导价值。”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魏孝义教授在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上说。目前,对于生物学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如火如荼。
据悉,中山大学天然药物研究组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南海海洋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研究,系统研究了南海几十种珊瑚、海绵等海洋生物的化学成分,获得了数百个新化合物,发表论文300多篇。中山大学蓝文健教授认为,海洋生物有丰富的共附生微生物,它们是活性物质的丰富来源,甚至能够产生与寄主生物具有相同结构或者相同功能的化合物。
无独有偶,暨南大学的江仁望教授目前正在致力于用生态学方法从海藻中寻找药物先导物,而他使用的秘密“武器”就是海藻寄生虫--轮虫。通过轮虫吞食活性评价,来快速完成活性筛选。江仁望表示:“海洋是一个对抗性非常强的世界,海洋生物会产生更多化合物和对抗性、抑制性的物质,这也是近年来众多天然药化工作者以海洋生物为研究方向的重要原因。”
“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需要开拓新思路,这取决于我们是否可以在解决基础学科理论问题上有所作为。”魏孝义认为,目前天然药物化学发展遇到了更多挑战:天然药物在新药发现上的重要性在降低;对传统药物的认可度在降低;天然药物化学的投入或产出比相对较低;获得重要发现的机会在降低。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背靠背突破:iPS细胞衍生多巴胺能神经元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成果 (2025-04-21)
- 两篇Cell 揭秘细胞因子与大脑的“爱恨情仇”!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不仅能指挥免疫细胞对抗病原体,还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2025-04-21)
- 医保“打包”付费助力医、保、患三方初步共赢 (2025-04-21)
- 落实新规,13省134个兼顾区完成定点批发药店“无码不结” (2025-04-21)
- 益普生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稳健业绩增长并确认全年业绩指引 (2025-04-21)
- Nature子刊:朱孝峰/邓蓉团队揭开铁死亡传播机制,带来抗癌新靶点 (2025-04-20)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2025-04-20)
- Cell: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0)
- 帕金森病治疗的“巨大飞跃”!两篇Nature论文齐发:干细胞在临床试验中安全、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2025-04-19)
- 《神经元》:中国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的免疫细胞ILC2可以促进卒中的后神经修复! (2025-04-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