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药价虚高 受害者“情何以堪”

药价虚高 受害者“情何以堪”

  大多数国人都认为药价虚高是流通环节的层层加价造成的,其实这是个误区。将药价虚高这顶帽子硬是扣在药品流通环节上值得商榷。凡是从事过药品经营的人都知道,真正的药品经营企业大多处于微利或保本的境地。不要说层层加价,能维护好出厂价和中标价就很不错了。


  如今,药品经营流通企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为了保住地盘,扩大市场销售,使出浑身解数,也不外乎在价格上做文章,让利、贴点、扣税、贴承兑,凡是能打“价格战”的点子都用上了。

   
  综合目前商业公司的毛利,新特药不超过15%,普药也就是三五个点,快批的毛利只有一个点,扣除正常费用和利息后,就所剩无几了。假如医院的压款超过8个月,基本就无利可图了。那么,药品价格的虚高又是怎么来的呢?政府一次次地降价,医院里的药价依然居高不下,是流通环节加的价吗?显然不是,药品经营企业没有加价的话语权。主要是政府职能部门在主导药品价格,为何生产厂家一个成本只有五六元的品种,中标价却高达三四十元,零售价却在五六十元以上,这些市场价格难道是流通企业能定得了的吗?

   
  表面上看是生产企业为了中标而上报的价格,但主管部门又是怎样核查?原料成本是多少?工厂成本又是多少?再说,生产企业中标价虽高,真正能拿到多少?目前,生产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在价格、竞争、经营思路和促销方式的竞争下,真正能落到口袋的毛利又能剩下多少?

   
  流通企业就更不用说了,价格在市场(不在自己)手中,又不掌握原材料,仅是靠微弱的差价生存。在药价虚高这个敏感的话题中,流通环节不但没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自己也是深受其害的角色。如果真正按出厂价销售,把虚高的水分挤掉,由虚高而派生出来的各种促销政策也就消失了,价格竞争相对要缓和得多,流通企业的毛利也就会稍微高一点。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