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新医改与医院间的利益平衡

新医改与医院间的利益平衡

  “在我看来,医改的重点及核心应是公立医院改革,然而公立医院改革又面临着诸多的困惑,比如说,目前最基本的社会急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就面临着一个现实:据统计,一边是每年公立医院急救方面的欠费超过100亿元,可是欠费发生后,往往需要医院自我消化;另一方面,全国医疗救助基金每年有近60亿元的结余。”26日,在广州隆重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的头一天,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项目部主任刘远立表示。

 

  在年会现场了解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两千多名医院院长齐聚广州,把话题的焦点落在医改及公立医院改革上。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更是直言,医改这辆“马车”要跑得快,需要有一种合力推动,而目前的管理监督体制没有形成合力,“医改难就难在执行上。” 中国3年来的医改成效显著。

 

  政府投入大大增加。保障覆盖明显扩大。比如在公立医院投入方面,不仅补供方,还大幅补偿给需方,尤其是新农合补贴调至200元,使得医疗保险在短时间内就基本达到了全民覆盖。3年内新增的参保人数相当于美国目前的总人口量,进而使医疗服务的需求得到极大释放,近几年新增门诊量就达一亿多。“不过,在繁荣的背后,需要冷静思考的是类似于急救医疗等基本的医疗保障尚未完善,医改离成功还有距离。”刘远立一语道破很多人的心声。

 

  目前,由于我国急救医疗费用消化机制尚未建立,医院改革救助和收治患者产生的一切费用都是由医院自己消化的,在这个怪圈中,见死不救的现象时常见诸报端。国外的经验来看,急救医疗主要包括突发重大疾病及伤害,大部分医院采取的做法是,政府给非营利性医院免税,而医院每年拨出一部分钱来做免费医疗急救。

 

  若公立医院支出部分超出了范围,可申请政府承担。可中国的基本保障不完善,医改何言成功。”刘远立分析说,与急救欠费高企相对的是,国家每年却有60亿元的医疗补助结余。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提高医保覆盖面,建立健全全民医疗信用制度外,还要沟通好部门间的关系,形成组织合力。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