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打响防控攻坚战切除地方病毒瘤

打响防控攻坚战切除地方病毒瘤

  《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指出,地方病是指在一定地区内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与不利于人们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疾病的总称。规划指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病的流行,其中重病区大多集中在西部偏远、贫困地区,主要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等。 


  近年来,各地陆续打响防控“攻坚战”,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清洁工程”、“炉灶革命”等,从改换农村基础设施入手,帮助农民改变生活习惯,有效实现预防目标与控制曾经“肆无忌惮”的地方病。“1994年以来,国家及省、州专家多次派专家来安龙,调查燃煤型砷中毒情况,县委县政府对境内涉及高砷煤的煤洞全部炸封,大力宣传烧高砷煤会引发砷中毒,在学校开展教育课,取得了好的效果,至今未发现新发砷中毒病例。”安龙县疾控中心副主任贺启生说。


   2005年,贵州省利用中央转移专项资金在砷中毒病区完成了1万户的防砷改炉改灶任务,炉灶改良任务全部完成。同时在病区采取了封闭高砷煤窑、换烧低砷煤和规范驱砷治疗等防治地方病措施,推动了病区居民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贵州省卫生厅厅长王建富说,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改良炉灶398万余户,占病区炉灶应改良户数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三四,基本完成消除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危害的任务。


  我国曾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严重国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的调查显示,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均不同程度地流行碘缺乏病,受威胁人口约7.2亿,曾有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3500万人,地方性克汀病患者25万人。而截至今年5月,全国28个省份均达到消除碘缺乏病预防目标,到2015年将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目标。

 

  有媒体呼吁,在煤价飞涨的形势下,要为病区农民提供他们买得起的煤,解决他们的生活能源问题;还有基层人士提出,中央及地方应在资金上加大倾斜,支持地方病病区的监测、宣传工作,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建立起卫生、社保、民政等联系扶持机制,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千方百计减轻地方病患者的生活负担,帮助病区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