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仿制药前景与现实的冲突 |
![]() |
重磅炸弹”生物药专利陆续到期释放的巨大市场空间给企业带来很大诱惑,但由于中国还没有生物仿制药的审评体系,其研发的经济、时间成本并未降低;目前企业“扎堆”单抗领域的现象更令人担忧 640亿美元销售额的生物药专利即将到期,在全球引爆了一轮生物仿制药研发热潮。
由生物谷主办的“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日前在上海举行,国内生物仿制药领域的权威人士几乎悉数出席,关于该领域的市场图景、发展战略与现实担忧被热烈研讨。国内生物仿制药领域看上去很美但很纠结:一方面是原研药专利到期释放的巨大市场空间所带来的诱惑;另一方面从审评的角度来看,中国并未有生物仿制药的概念,仍然按照创新药生物药专利的审评体系,这意味着研发的经济、时间成本没见减少。
最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企业研发多“扎堆”于单抗领域,估计3-5年后,产品的井喷可能会引发价格恶战,重蹈过去EPO、干扰素等生物制品的旧辙。如何引导生物仿制药的科学布局和有序发展,显得十分迫切。生物制药的时代早已到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研究员李向明指出:“2007年,全球生物医药的年销售额已超过750亿美元,有22只生物药成为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
而到了2010年,生物药的销售额已达1400亿美元,占全球药品市场的百分之十六。尤其是一批“重磅炸弹”级生物药专利的陆续到期,使生物仿制药的市场规模急剧扩大:至2015年将有640亿美元销售额的生物药专利到期,是2009年的4倍左右,年复合增长率达百分之二十五点三,同期生物专利药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百分之十。
由此引发了行业对生物仿制药市场的乐观预测:全球生物仿制药市场2020年有望达到200多亿美元,未来10年的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百分之五十六。中投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周锐表示:“2013-2020年专利到期高峰将是生物仿制药发展的黄金阶段,我们认为单抗药物、长效蛋白药物这些尚新型的生物仿制药在国内将产生很多的投资机会。”在他看来,我国生物仿制药发展的潜力领域和国际市场相同的是单抗药物和长效重组蛋白药物发展空间巨大。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背靠背突破:iPS细胞衍生多巴胺能神经元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成果 (2025-04-21)
- 两篇Cell 揭秘细胞因子与大脑的“爱恨情仇”!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不仅能指挥免疫细胞对抗病原体,还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2025-04-21)
- 医保“打包”付费助力医、保、患三方初步共赢 (2025-04-21)
- 落实新规,13省134个兼顾区完成定点批发药店“无码不结” (2025-04-21)
- 益普生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稳健业绩增长并确认全年业绩指引 (2025-04-21)
- Nature子刊:朱孝峰/邓蓉团队揭开铁死亡传播机制,带来抗癌新靶点 (2025-04-20)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2025-04-20)
- Cell: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0)
- 帕金森病治疗的“巨大飞跃”!两篇Nature论文齐发:干细胞在临床试验中安全、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2025-04-19)
- 《神经元》:中国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的免疫细胞ILC2可以促进卒中的后神经修复! (2025-04-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