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药品换个马甲照样是“在劫难逃”

药品换个马甲照样是“在劫难逃”

  运行了6年的《药品差比价规则》上周终于取消“试行”,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颁布这一规则,一种药品“披多个马甲”逃避价格监管、变相涨价的行为,将得到控制。按照《规则》要求,同种药品不同剂型和规格的价格应当以代表品为基础,按照规定的差比价关系核定。


  按照公布的日程,自12月1日起发改委将对其定价范围内的药品开展出厂价调查。

 
  换个包装、换个剂型就可以重新获得新药资格,还可将获得物价部门的单独定价,一种药品改了剂型之后价格翻几十倍的现象屡见不鲜。曾有媒体报道,罗红霉素有40多个名字,头孢三嗪有30个名字,抗菌药氧氟沙星的名字达52个之多。

   
  这导致我国仿制药泛滥成灾,药厂也没有积极性投入到真正意义上的新药开发,而患者在使用同样药物时却不得不掏高价钱。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发改委2005年出台了《药品差比价规则(试行)》,按照药品通用名称,选择有代表性的剂型规格制定最高零售价格,其他剂型规格以代表品为基础,按照合理的差价比价关系核定价格。

  
  采访人员采访多位业界专家获悉,规则试行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新药的审批也更加严格,简单更改剂型已经难以被批准。“该规则运行了6年,现在通过换剂型等获得新药批文已经非常难。”一位药企负责人这样告诉采访人员。另外,业界普遍反映,“试行”出台后,减少了药品定价的随意性,增加了透明度,在药品价格管理和规范方面取了了良好的效果,但作为一项新政策,也确实有不断完善的需要。

  
  采访人员了解到,《药品差比价规则》正式版更加完善和合理。按照《规则》要求,同种药品不同剂型和规格的价格应当以代表品为基础,按照规定的差比价关系核定。正式版对“代表品”的描述更加清晰,指的是同种药品中作为其他剂型规格价格计算基础的剂型规格品。如一种化学药品,代表品是1克的片剂,最高限价为10元,那么其不同剂型、规格、包装的价格都要以10元为基准价,根据不同比值定价,如此一来就不会出现价格高得离谱的情况。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