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冬季阿胶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

冬季阿胶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

  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推广和普及迫在眉睫,中医药文化认同感急需提高。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在12月10日举办的2011中国冬至阿胶文化节上建言道:“当务之急是重申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让行业重归道地的本质,前者是中医药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后者是支撑行业发展的灵魂。”采访人员注意到,本次开幕式期间,同时举办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授牌仪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秦玉峰代表阿胶世家东阿阿胶接过了牌匾。

     
  对此,房书亭道出了心声:“中医药企业应当共同携手,保护并推广我们的中医药文化。”他指出,目前困扰中医药发展的瓶颈有两个:一是全社会对于中医药的保护力度不够,其中的很多精华在未来可能会失传;二是普及程度不广,尤其在年轻人中认知度低,而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中医药文化”这一桥梁。

   
  “文化是什么?它是一个良好的纽带,通过它我们无需反复为中医药做广告,就能润物细无声地影响消费,这方面东阿阿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房书亭说道,通过隐去品牌推品类、建立中国阿胶博物馆等文化营销的方式,东阿阿胶近几年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增长了5倍,成功建立起消费者对于阿胶的认同感。

   
  肩负着阿胶行业第一责任人重任的秦玉峰认为:“中医药文化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瑰宝,我们作为中医药事业的身体力行者,唯有用宗教般虔诚的态度进行保护和弘扬,才能对得起这份遗产。”也正是本着这种初衷,五年前,由东阿阿胶率先提议,通过举办冬至阿胶文化节最大程度地唤醒公众对于阿胶这个华夏千年滋补圣品的重视。房书亭透露,东阿阿胶这种以文化促产业的成功经验将陆续向中医药其它子行业进行推广,到“十二五”末,全国将建立包括中医药博物馆、遗址遗迹、教育机构在内的50个中医药文化基地。
   

  “在进行中医药文化推广时,必然要有重点有先后,在我看来,最迫在眉睫的核心是中医药之魂--道地。”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黄璐琦的话得到了在场人士的共鸣。简单说来,道地指的就是正宗。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蔡宝昌教授称:“中医药文化历来讲求的就是道地,这是它的灵魂,但走到今天,有些企业在利润的刺激下,却将灵魂丢掉了,于是有了用皮革下脚料做成的阿胶,有了血燕,有了药渣人参,当行业失去了立足之基,又何谈发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