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华海药业定向增发预案发生变化

华海药业定向增发预案发生变化

  11月28日,华海药业曾公告了定向增发预案,但仅仅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事情就发生了一些变化。12月13日,公司公告称,原定于12月22日以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召开201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公司公开增发的相关事宜,但由于公司董事会拟对公开增发的数量、募集资金规模等作进一步研究调整,经研究决定取消召开此次临时股东大会。

   
  延迟召开定向增发股东大会的真正原因却是公司前两大股东的矛盾。华海药业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第一大股东即公司董事长陈保华持股1.4亿股,占比26.1%;第二大股东周明华持股1.2亿股,占比22.33%。公开资料显示,陈保华和周明华都是华海药业的创始人,不过在2007~2008年之间,两人针对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了激烈争夺。结果是周明华以二股东身份出局,成为纯粹的财务投资者。

   
  此前的公告是,华海药业计划公开增发不超过1亿股,增发募资不超过13.32亿元,用于“新型抗高血压沙坦类原料药建设项目”和“年产200亿片出口固体制剂建设项目”,两项目将分别动用募集资金2.1亿元和11.2亿元。

   
  其中,“新型抗高血压沙坦类原料药建设项目”,预计建成后年销售额为3.55亿元,年净利润为6924万元;而“年产200亿片出口固体制剂建设项目”,预计建成后年销售额44.57亿元,年实现净利润6.52亿元。这个项目药品种类包括抗高血压、神经系统等药物类别。

   
  正是这个预案发布以后,引来华海药业周明华和部分投资者的质疑。在周明华看来,2009年提出的“年产100亿片出口制剂产业化项目”进度远落后当初计划,如今再抛出200亿片产能计划,如何回避产能过剩问题?陈保华表示,公司计划从现在起四年内把这200亿片任务完成,把原先的定向增发预案中的时间延长。

   
  此举可以让华海药业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实现生产目标。在陈保华看来,这个操作过程中不存在太大问题,已经从流程上做出了预估。华海药业主要产品分为普利类、沙坦类和制剂,前两者是目前公司收入主要来源,而后者则被视为长期的业绩增长点。今年以来,受益于沙坦类专利到期,公司沙坦类原料药产品量价齐升,将有可能提振原料药业务。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