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押宝中国新兴市场是跨国巨头的共同策略

押宝中国新兴市场是跨国巨头的共同策略

  在欧美医药市场需求持续下滑之时,新医改带来的市场扩容让中国成为跨国药企眼里的香饽饽。于是,一边收缩欧美战线,一边押宝中国等新兴市场成为近期多家跨国医药巨头的共同策略。而颇为有意思的是,在跨国医药巨头纷纷加码中国业务之时,国内药企则急于敲开西方大门。


  根据此前预测,到2020年,中国会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正是看重这一市场的发展潜力,诺华在日前宣布的裁员计划中称,未来5年内,公司将在瑞士和美国计划裁2%的劳动力,约2000人,以应对世界范围内的政府医疗预算削减。不过,在中国和印度不仅不裁员,还将新增数百个职位。此外,诺华在瑞士和意大利的工厂将关闭,制药业务将外包至低成本的国家如中国和印度生产。
   
  与诺华策略相仿的还有跨国制药巨头默沙东,该公司此前也曾裁员,但同时,其中国扩张始终没有减速。不久前,默沙东发布消息称,将在北京成立亚洲研发总部。同时,未来5年内在华投入15亿美元(约合96亿元人民币)的研发资金。而这样的大手笔,也让其成为中国最大医药研发中心。此外,辉瑞阿斯利康等药企也将销售重点向亚洲转移。

   
  对此,一位业内专家告诉采访人员,国外制药企业的做法在预料之中。“今年,全球医药销售额增幅可能在4%左右,而中国则预计依然保持在20%。由此可以预测,在西方经济低迷之时,跨国医药巨头势必会选择将中国等亚洲市场作为救命稻草。”
   

  在跨国药企纷纷加码中国业务之时,国内制药企业也提高出海速度。昨日,采访人员从健康元公司获悉,其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海滨制药有限公司已正式收到了德国药政官方发来的无菌美罗培南(原料药)欧盟GMP证书,成为国内首家无菌美罗培南(原料药)通过欧盟GMP认证的企业,同时也意味着该产品可以正式进入欧盟市场。另外,中药也急于敲开欧美市场大门。除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向瑞典国家药品管理局递交中药产品注册申请外,还有超过7家药企也在准备递交申请。

   
  但是,总体来看,中国制药[1.71-2.29%]企业的海外发展并不顺利。比如一直以“我国中药行业海外市场开发排头兵”自居的佛慈制药,几年下来,其国外市场平均只占到了总收入的8%左右,约为一年2000万元的收入,与预想相差甚远。而化学药方面更是受困创新性差等因素,致使长期只能靠较为低端的原料药出口。资深医药专家戴浩森也称,在与洋巨头的对攻战中,中国药企吃亏了。“因为目前,中国药企依旧依靠原料药出口,而跨国医药巨头则购买了原料药后,加工成高价专利药再销往中国。在这过程中,中国不仅获利甚微,而且还加重了环境的污染。”戴浩森说。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