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药流通的新情况和心挑战

医药流通的新情况和心挑战

  今年是实施新医改的第3年,是新医改初期阶段的最后一年,是深化新医改的重要一年。为了积极推进近期五项重点改革任务,有关部门最近推出了一系列的新政策和新规定,它将对医药商业企业产生深远影响。面对新情况和新挑战,医药商业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国家发改委决定从2011年9月1日起降低部分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8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药品的价格。这是发改委今年的第2次下调药品价格,也是1998年以来累计的第30次药品降价,平均每次降价幅度都在20%左右。

   
  在此,我们暂且不谈药价下降,药就失踪的“一降就死”怪象。降低药价的目的在于有效减轻患者负担,有效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但对于医药商业企业而言,在连年多次不断降价的大趋势下,使原本步履艰难的医药商业企业经营毛利越来越低,经济效益越来越差,部分企业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乡镇卫生院实行统一配送的近3年得到了很好的实施。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基本药物的使用又有新的标准要求,规定按比例配备使用,乡镇卫生院使用基本药物,品种数量要达到目录的100%,销售额要达到药品总销售额的100%;二级医院(县级医院)品种数量要达到40%,销售额要达到30%;三级医院(市级以上医院)品种数量要达到30%,销售额要达到20%;中医、妇幼、精神病、肿瘤等专科医院下调5%至10%。

   
  基本药物原本就是适应基本医疗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国家规定医药商业企业向乡镇卫生院配送基本药物,配送费只有5%,向农村卫生室配送基本药物,配送费仅有4%,加之多数卫生院不能按规定时间60天及时付款,医药商业企业配送基本药物已面临亏损边缘,当前有关部门还对医疗单位使用基本药物实行指标控制,这将会进一步导致商业企业销售下降,费用增大,效益下滑。

   
  进入今年四季度后,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如国际上欧债危机正在演化、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二次衰退趋势正在形成。国内通胀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由通胀转为通缩露出端倪,国内经济在宏观经济调控引导下增速趋降,国际资本流出致使国内流动性趋紧。在国内经济出现通缩的情况下,11月CPI涨幅由5.5%降至4.2%。而刚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11月的PMI为49.0%,比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32个月以来首次降至临界点即50%以下,表明制造业国内外市场需求趋缓。

   
  因此,医药商业企业要面对的,一是国家紧缩银根,企业融资更加困难,经营资金更加紧张,企业经营困难增大。二是温州民间借贷的危机再次表明,中小企业融资的高利率造成企业财务费用大幅增长,债务风险有增无减。三是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资不到位,医院拖欠企业货款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医药经营犹如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四是根据国家规定,每年要增加职工工资15%以上,人力成本的快速增长,企业经营成本的增高,将造成企业效益下滑。五是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发展,医院药房的管理将逐步由医药商业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即医院药房的管理职能由医药商业企业承担,企业经营费用将进一步膨胀。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