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让假药披上合法外衣变成神话

让假药披上合法外衣变成神话

  近期,公安部破获价值20亿元的假药巨案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案件起源于警方查获的一批药盒,而最初提供各种处方药品包装盒的竟是医院的保洁员。这不得不引发人们深思。假药的危害无需赘言。对于制售假药行为应当严厉打击,从重惩处。预防胜于治疗,事后打击查处总是比不上在源头堵控来得更为有效。

 

  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每年产生的药盒、药瓶在千亿个以上,其中在家庭中使用被当作垃圾随意丢弃的约数十亿个。其污染环境不说,如果任凭药品包装盒流向不法制假者,后果不言而喻。倘若没有收购包装盒的批发商、医院收购的中间人乃至清洁工的违法行为,假药制造者也就无法得到真药品的包装盒,企图依靠真药品包装盒的终端制假药商将无法得逞,制假的利益链就难以形成。

 

  从某种程度上说,出卖、收购、批发真药品的包装盒是假药制造的源头。换言之,如果能管住药品包装盒,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假药制售。因此,加强药品包装盒的管理刻不容缓。需要立法规范约束。买卖药品的包装与商标标识,直接危害到公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当前,立法规范买卖药品包装亟待提上议事日程,应当制定法律严禁私下买卖药品的包装、商标标识。

 

  药品包装与商标标识应当及时销毁,如需回收,则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对于非法买卖药品包装的,应当规定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则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主动将药品包装盒交到定点回收企业回收的市民给予适当奖励;对参与回收的相关企业,国家应给予一定奖励。对所有回收的药品包装应当转交给相关废品收购单位集中再利用。

 

  这样不仅能实现药品包装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在医药行业中逐步树立起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示范效应。当然,医院也可以在开具药品时就采取一些措施,避免包装盒被再利用,如在所售药品外包装上加贴一种不干胶的用药提示,一旦揭掉包装将被破坏,无法再回收利用。再者,建议患者正确谨慎地处理药品包装盒,在丢弃药盒时将药盒撕毁一角或完全破坏,以免被假药制造者回收利用。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