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广药重组“模拟”上药重组模式

广药重组“模拟”上药重组模式

  12月19日,广州药业发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口径与前几则公告大抵相同:相关各方仍就与本公司相关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方案进行商讨、论证及向有关部门咨询。不过,就在一日前,有媒体爆出消息称,广药重组方案已于12月15日通过广州市政府常务会审批,正进入主管部门广州市国资委的审批程序。采访人员19日向有关方面求证,被告知:若方案进入审批流程必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广药集团此次重组与此前上药集团的资产重组有不少相似之处。作为当地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广药与上药均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2008年,上海提出,到2012年底,医药产业的经济总量达2000亿元,因而需要一个龙头企业拉动产业发展--当时的上药集团被锁定为这个龙头,并获得了政府部门相当大的支持。而广药集团作为广州国资委旗下的独资企业,其诞生之初就融合了近30家本土企业。

   
  从实际面临的环境看,此次广药重组也有不少“即视感”。上药集团重组不止于资本层面的整合,还包括对工业、商业及零售方面的产业整合,广被业内称道。而广药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同样涉及从药材生产到商业配送的全产业链。采访人员了解到,广药集团在商讨重组方案的同时,也在加速其“一体化运作”。广药集团总经理李楚源透露,该集团正在对同名的基本药物品种进行整体统筹,采用委托生产的方式,使中标品种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广州药业重组的另一个关键点是两家上市公司壳资源的动向。日前,有研究人士指出,从目前的政策经济大环境看,广药集团放弃其中一个壳资源的可能性不小。尤其是11月21日证监会公布了六大措施,“完善退市制度遏制‘壳资源’炒作”名列其中。据悉,监管层强调不允许借壳上市实行配套融资,同时最近12个月内承诺未实现的,不能配股、公开增发;最近一期末有较大金额财务性投资的,不适合公开增发。

   
  无独有偶,今年9月开始施行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也明确,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对应的经营实体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一位华南券商分析师表示,上述的系列措施使借壳难度明显加大,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壳资源的价值。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