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药店多元化经营“梦想”或落空

药店多元化经营“梦想”或落空

  “现在珠海、清远等地已经叫停医保定点药店销售非药品了,听说广州也有这样的想法。”近日,有关医保定点药店可能要禁止销售非药品类商品的消息在广东连锁药店圈传开。业内人士认为,受到新医改和通胀大经济环境的冲击,零售药店今年已遭遇到近10年来的最低增幅,一旦叫停医保药店非药品业务,将让目前已经进入多元化经营时代的连锁药店行业雪上加霜。乱刷医保卡的问题已经持续多时,为避免医保基金被乱用,各地医保部门纷纷出台定点药店售卖非药品禁令。其中,成都、武汉等地从今年7月31日起就叫停了医保药店非药品业务。下一个执行此政策的城市会不会是广州?许多连锁药店负责人的心里七上八下。

   
  “听说广州也有这样的想法。”广东金康大药房总经理郑浩涛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成都、昆明、杭州等地药店乱刷医保卡的事情曝光后,政府就开始简单化的“一刀切”管理。“在广东省,珠海、清远等地的人保局也早已规定医保定点药店只能销售药品、药材、补品、保健食品,而日用品、化妆品、普通食品则一律禁售”。

   
  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则向采访人员坦言,在老百姓的医保药店,医保药品和非药品的销售都分别占到总销售额的30%,“也就是说,一旦真要叫停非药品,药店就得面临要么放弃医保资格,要么放弃非药品的选择,而不管选择什么,最终都将面临30%销售额的损失”。郑浩涛也认同以上说法。“医保药品的毛利确实很低,一般只有七八个点。争取成为医保定点多数只为保住客源”。

   
  事实上,连锁药店之所以对禁售非药品如此大反应,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医改对药店的“冷落”,让连锁药店备受冲击,急于寻求多元化发展之路,而禁售非药品无疑将阻碍药店的多元化发展。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零售药店整体销售额上半年只增长了13%,预计全年增幅为15%,这是近10年来的最低增幅。尤其是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受医保新政冲击较严重的药店,增幅普遍低于10%。

   
  郑浩涛表示,广州自2009年年底推行医保门诊统筹报销后,参保市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门诊,药费最高可报销65%,每月累计最多可报销300元,“这一块对药店的冲击是最大的,受此影响,不少药店的销售额在短期内就下滑了一两成。”谢子龙也坦言,新医改的基药政策虽然推进不快,但也影响显著。“为与社区医院抗衡,基药销售基本是没利润的,甚至是亏损的,这也降低了药店的利润水平”。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