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新医改制度变革地雷将爆发 |
![]() |
专家探讨三年医改成效时认为,市场化应是今后方向,其中推动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和用增量资源推动存量资源的改革是关键点。于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走过3年的历程。3年探索,可谓步履维艰,医改第一阶段的五项重要任务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推进。中央已经明确,“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深化医改。在这个节点,回顾总结过去3年改革的成败得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12月20日,由国务院体改委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和长策智库共同主办的“搜狐-长策医改论坛:问诊三年医改”在北京举行。论坛邀请了顾昕、刘国恩、朱恒鹏等几位著名的医改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3年医院改革的各项措施和取得的实际效果,以及对“十二五”期间如何深化医改的建议。
论坛中,专家们不谋而合地开出了去行政化、用市场机制调节的“药方”,其中推动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和用增量资源来推动存量资源的改革,放开对民营资本准入的限制,成为专家们热议的中心话题。如今,医改已步入深水区。一个共识是: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关键所在,也是难点所在,被认为是医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而人事制度改革更是难中之难。难,正是因为触及到深层次的体制问题。
作为经济学家,刘国恩认为:“公立医院改革核心目的不在于公益性的讨论,而在于解决中国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扩展服务平台、提高效率、优化结构,来实现‘内增动力、外加推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激活公立医院上至院长下至普通员工的积极性。”改革的方向就是去行政化,向职业化的社会人转换。
在选人、用人方面形成一个真正意义的竞争和淘汰机制,把每个人的权利、责任和工作绩效完全关联起来。另外,要让医生能够全社会流动、自由执业。通过非行政手段把优质资源引导到基层、社区去。 收支两条线不能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公立医院理想的人事制度应该是:医师成为自由职业者、院长成为职业经理人,整个公立医院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ell重磅:我国学者发现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spectosis,为溶血相关疾病治疗打开新思路 (2025-04-22)
- CT的致癌风险超出想象:最新研究显示,过度CT检查或导致5%的癌症新增病例,尤其是儿童青少年 (2025-04-21)
- Cell子刊:陶勇医生等开发重编程外泌体,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2025-04-21)
- Nature背靠背突破:iPS细胞衍生多巴胺能神经元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成果 (2025-04-21)
- 两篇Cell 揭秘细胞因子与大脑的“爱恨情仇”!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不仅能指挥免疫细胞对抗病原体,还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2025-04-21)
- 医保“打包”付费助力医、保、患三方初步共赢 (2025-04-21)
- 落实新规,13省134个兼顾区完成定点批发药店“无码不结” (2025-04-21)
- 益普生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稳健业绩增长并确认全年业绩指引 (2025-04-21)
- Nature子刊:朱孝峰/邓蓉团队揭开铁死亡传播机制,带来抗癌新靶点 (2025-04-20)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2025-04-2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