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药品出厂价 谁才会被控制

药品出厂价 谁才会被控制

  11月底,国家发改委颁布了《药品出厂价调查办法》,将对我政府定价范围内的药品开展新一轮的出厂价格调查。消息一出,便引来了多方讨论,到底《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办法》能否起到效果,到底谁更应该成为被调查的对象,成为了关注医药行业人士的一个共同话题。药价虚高一直是阻碍百姓看病、吃药的一个问题,前段时间自从被央视爆出部分制药企业的药品零售价利润达到2000%后,国家发改委迅速出台文件,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对药企价格进行改变。


  然而,《药品出厂价调查》就真的能够什么都调查出来,能解决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组建近段时间非常火的“降药价网”的主管卫柏兴曾坦言,在他尚在药企从事高管时,就参与过药价制假。显然,只是调查制药企业的出厂药价,是不足以支撑目前这个医药环境的。医药代理公司、药品招标、医院、医生等各个环节瓜分差价,是造成药价飙升的“潜规则”。一位大型药企的负责人表示:“药品价格问题太复杂。药品流通需要费用和成本,并不是从药企的仓库直接就能送到患者手中。


  很显然,不搞商业贿赂,药根本卖不出去。此前鱼精蛋白等廉价救命药缺货,也是这个原因。要企业生产出鱼精蛋白并不难,但是太廉价了没钱赚,没人愿意代理愿意配送,最后医药企业也就不愿意生产。”这位负责人坦言:“央视的报道出来后,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发改委因此又来个‘一刀切’,大幅砍低药价。”

   
  新医改政策决定增加医疗投入8500亿,以药养医体制正在逐步转型。但是,国家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理顺药品定价体制,减少药品流通环节,防止医药蛀虫架空医改政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解决药品价格的15%加成政策问题,才是解决药价虚高的关键。如果药品价格没有15%加成的限制,也不会有诸多药企会谎报药价,将药价提升,再经过多道“价格加工”到患者手中。然而,药价15%的限制也有一定有利因素,加入没有药品价格加价15%的约束,药品价格可能会涨得更快,更高。

   
  所以,首要目的是应当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大力度做好基本药物的质量、同时做好基本药物的保障工作,坚决不能发生基本药物出现短缺,或是换皮肤高价上市的情况,同时也应当由政府做好对基本药物的扶持,并让基本药物更大程度的进入医院、零售终端。国家也应当压缩药品流通环节,铲除流通环节腐败,挤干药价水分。避免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定得过高,药品出厂价与零售价之间的差价一旦超标,就要坚决问责、降价。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