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患联手让临床路径实现飞跃式提升

医患联手让临床路径实现飞跃式提升

  世界上有看得见的路,也有看不见的路。“所谓的路,就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加安全、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的,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地方。”浙江省台州医院院长陈海啸认为,临床路径实际上就是针对不同病种、不同患者的医疗服务路线图,是大家都在极力打造的一条医疗高速公路。“就像候鸟,它看上去似乎是无拘无束地在飞,实际上它们每年从北向南都遵循相对固定的迁徙路线。”

   
  纵观当今,医院管理架构一般都是自上而下,与患者从门诊挂号、候诊,到就医、化验、拍片等所走的流程并不一致,管理者如不改变思路,日后将很难满足患者对于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在陈海啸看来,临床路径的诞生,就是为了让医院重构出一条以患者为中心的横向式管理通道,进而带动医疗服务质量的飞跃式提升。

   
  自2004年初步探索算起,7年下来,浙江省台州医院已累积了超过4万例的临床路径管理实战经验。2010年,该医院更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首批临床路径试点单位,负责承担全国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部分调研及培训任务,“台州模式”由此被广泛推开。到2011年6月为止,台州医院已在30个科室开展93条临床路径,入径病例达到23,919例,入径率和变异率分别为69.57%和23.55%。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种典型外科病种为例,入径病例在平均住院日、平均待术日、平均每床日住院费用、平均住院费用等经济指标上均较非入径病例更低。

  
  回顾过去7年,台州医院从成立临床路径小组到计算机中心组织开发住院流程标准化管理系统,从启动推广项目到成立相关组织架构及制定《临床路径管理办法》,从完善管理办法及管理流程软件到关注质量点控制,每成功迈出一步,都为后一阶段的发展注入新的驱动力。

   
  强大的信息化系统是台州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的一大法宝。从2005年自主开发出第一套临床路径系统以来,台州医院的计算机中心对之不断完善,如今这套针对临床路径管理的信息系统已被推广至十几个省的四五十家医院。“这套系统最核心的技术就是配置了路径专家引擎,并比较好地实现了ICD-10的编码维护,使我们在诊疗技术上更加精确。”据陈海啸介绍,该专家引擎其实就是根据病种的变异原因所成立的专家库,这种“标准化”基本上可实现对临床路径的“全程控制”和管理能力。

   
  利用该系统,医护人员可以很方便地查看不同医嘱的执行、流程变更等情况,还可通过“转换流程”功能,实现患者转科及其他合并疾病的诊治,进而加强多学科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为防范人为差错引起的执行缺陷及安全隐患,系统还包含不少自我监控的功能。

 
  采访人员留意到,除面向医护人员外,台州医院还特别开设了一个面向患者的临床路径版本。“临床路径患者化是我们医院的另一个特色所在,我们把患者原有的健康宣教手册进行改编,形成一个适合入径患者阅读的管理办法。”与此相近的做法,还有台州医院今年新实施的临床路径知情同意书制度。据陈海啸介绍,以往同一病房相邻病床的患者往往会为“入不入径”的问题跟医生闹别扭,自从有了临床路径知情同意书后,这种猜疑相应减少,增加的是治疗上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