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分包装是否真的有必要 |
![]() |
近日,家住闵行区的严先生前往一家三甲中医医院“抓药”,配了十副药,每副药有十味药材,每一味药材一小袋,足足有一百小包,拎了满满一马甲袋,很重也很不方便。每次煎药,他要将药材分装成一副药,然后一包一包地拆开,没用的塑料袋就扔到了垃圾桶。和严先生一样,一些服用中药饮片的市民发现,现在去中药房“抓药”就像“配药”,抓药、过秤、分包等场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包包独立袋装的中药材,这招致了部分市民的质疑:“塑料包装不仅造成白色污染,还提高了药材成本,有这个必要吗?”
对此,采访人员采访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徐德生,他从病人的角度认为,小包装中药饮片优点大于缺点,病人得到了具体的实惠。首先是中药饮片定量包装,大大缩短了病人候药的时间,“手工配制一副中药起码要20到30分钟,而现在吃中药的人越来越多,工作量非常大,如果采取传统方式,病人候药时间非常长,两三个小时是司空见惯的事。”
其次,中药配方传统采用“手抓戥称”的方式,随着服用中药饮片的病人大量增加,传统方法逐步显现称不准、分不匀、效率低、浪费大、卫生差等弊端,“原来的散装药材,"称准分匀"是老大难问题。”徐德生主任表示,“如果剂量不准,怎么保证疗效?这关系到病人的切身利益。”如今的小包装药材定量准确,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从医院的角度来看,由于中药饮片现在是从饮片厂直接定量包装送来,不用现场分装,改善了工作环境,但是,药师的工作强度并不会明显减轻,“以前是在柜台上称药,现在要像"逛超市",推着车一袋袋取药。”徐德生主任客观地表示,“由于药材是密封在塑料袋内,可能容易变质或发霉,因此药房方面更要加强药材的养护工作。”
目前,中医医院内的小包装配药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不分剂,由病人回家自行分装成一副副药,这种适合追求“速度”,想节省时间的病人;另一种是有专门的服务窗口帮助病人免费分装,适合看不清楚药名的老人或是图方便的病人,需要一定的等候时间。
至于塑料包装的成本和环保问题,徐德生主任解释说,采取塑料包装后,成本大约提高了5%,但是这部分成本并未计算在药品价格内,而是由企业和医院来共同消化。在国家限塑令出台后,塑料包装确实和限塑令相悖,作为业内人士,早在5年前徐德生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有关部门并未对塑料包装视而不见,生产部门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包装用品,但是一要符合药用要求,二要考虑成本,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改进。”

- 相关报道
-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天使之旅"再启生命护航 (2025-04-22)
- 【会议通知】ISFO (2025-04-22)
- "筛查新方案启航,公益行动助力"----共筑中国鼻咽癌防治新高地 (2025-04-22)
- 专家、业界聚焦西医药出海:摸索可行性途径 (2025-04-22)
- 两部分发文 许可出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临盆 (2025-04-22)
- 国度医保局:展开医保影像云索引上传试点任务 (2025-04-22)
- 国度卫健委对于进一步增强产前筛查服务治理的关照 (2025-04-22)
- 解读:对于进一步增强产前筛查服务治理的关照 (2025-04-22)
- Cell重磅:我国学者发现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spectosis,为溶血相关疾病治疗打开新思路 (2025-04-22)
- CT的致癌风险超出想象:最新研究显示,过度CT检查或导致5%的癌症新增病例,尤其是儿童青少年 (2025-04-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