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路上废除“以药养医”是当务之急 |
![]() |
门诊挂号4元、手术费400元,相比于普通感冒上百元的治疗费,甚至上千元的器械检查费用,这些数字低得有些不可思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揭示的医院从患者身上收取的利差令人咋舌。一支出厂价格为6毛钱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患者在医院却要花费20倍的价格购买。事实上,诊疗费与药品价格的倒挂早已引发医学界的不满。即使在被称为“新医改攻坚年”的2011年,这一怪象也未改变。
对于中国公立医院的这一怪现状,卫生部前副部长殷大奎表示,医院医疗服务的价格和价值完全背离,已经很多年了,他也多次提出改革。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看来,这是价格管制带来的副作用。12月16日,一位医改业界人士表示,国家关上了诊疗费的大门,但以药养医的大门却被打开,为医院“找平衡”。
在服务费用上损失的,用药品价格和医疗器械的高费用找补回来。央视在上述报道中披露,销售公司负责人称,每支注射液以4元的价格卖给医药代表后,后者则以中标价11元卖给医院。报道称,这7元差额中的九成,作为医院和医生的回扣,其中,开药医生的回扣所占比例最高,占了四成。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在经过2010年“药价虚高”的洗礼之后,新医改似乎把降低药价当作重点来抓。
2011年3月28日,发改委决定降低162种药品、近1300个剂型规格的最高零售价,这也是自1997年以来国家对药品价格进行的第27次调整。在郭凡礼看来,药价的降低只是表面现象,要想取得新医改真正的成功,废除“以药养医”体制才是当务之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11月21日表示,破除“以药养医”首先在于政府自身的改革。
孙志刚的此番表态,被认为是新医改逼近公立医院药品价格补偿机制这一核心问题的信号。“公立医院改革迟迟不能推行,与现行医药体制有关。而已经实行多年的‘以药养医’体制,则是公立医院改革遭遇寒流最根本的原因。”三年医改中,政府投入已有快速增长。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透露的数据,三年新医改中,截至2011年6月,各级财政实际下达医改资金11342亿元,远超2009年刚启动时测算的8500亿元。

- 相关报道
-
- 【会议通知】ISFO (2025-04-22)
- "筛查新方案启航,公益行动助力"----共筑中国鼻咽癌防治新高地 (2025-04-22)
- 专家、业界聚焦西医药出海:摸索可行性途径 (2025-04-22)
- 两部分发文 许可出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临盆 (2025-04-22)
- 国度医保局:展开医保影像云索引上传试点任务 (2025-04-22)
- 国度卫健委对于进一步增强产前筛查服务治理的关照 (2025-04-22)
- 解读:对于进一步增强产前筛查服务治理的关照 (2025-04-22)
- Cell重磅:我国学者发现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spectosis,为溶血相关疾病治疗打开新思路 (2025-04-22)
- CT的致癌风险超出想象:最新研究显示,过度CT检查或导致5%的癌症新增病例,尤其是儿童青少年 (2025-04-21)
- Cell子刊:陶勇医生等开发重编程外泌体,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2025-04-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