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药流通 行业发展要不断寻找“根据地”

医药流通 行业发展要不断寻找“根据地”

  经过了狂热的2010年后,中国医药商业企业都开展着疯狂的并购,无论是霸气的国药,紧追的华润,还是后起之秀上药都参与了这场“三国志”大戏。这场大戏在2011年初一度达到高潮,但是上药收购中信医药之后,无论是“三巨头”还是地方龙头都没有参演“三国志贰”,并购大潮貌似嘎然而止。这种现象其实很正常。不论是国药、上药,还是九州通,其现金流在商业业务扩充后都已不像之前那么充裕了。

 
  可以说,从资金运转的角度来看,很多商业企业都达到了如克劳施维茨在《战争论》里提到的“顶点”:当进攻能力达到极限时,再继续前进就会有风险。从医药商业上市公司三季报来看,九州通、华东医药、南京医药、一致药业、国药股份、嘉事堂等医药商业上市公司的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均为负值,显示资金情况较为紧张。相比快递物流的发展速度,医药物流企业已经面临扩张的极限。尤其是一些以往依赖医院纯销的企业,一旦面对利润微薄、风险较大的基层市场,资金的周转能力就成为进一步扩张的障碍。

   
  对医药商业而言,现金流可视为企业的生命线,虽然并购业务一再增加企业的账面数值,企业的盈利能力却越来越面临考验。现金流的烦恼是所有大商品物流企业不得不面对的挑战,虽然资金周转有难处,但扩张的雄心不能熄灭,因为医药商业集中度的提升是大势所趋。

     
  面对物流业务的资金流问题,很多国际医药商业大鳄都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位列美国医药分销三甲的麦卡森公司也在并购整合的过程中进行过多元化的尝试,在行业集中度登峰造极后,又回归单一的药品物流配送业务。过去10年,麦卡森已经不再并购分销企业了,开始转而频频收购IT企业,因为行业需求的变化和技术进步,IT公司现在贡献的销售收入为5%,利润贡献达到26%。

   
  从国际医药物流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几乎所有在飞速进行并购的企业都需要依靠非物流业务来支持物流业务的发展。医药物流业务利润低、资金周转困难的特点决定了医药商业企业需要寻找自己的“现金奶牛”。虽然目前国内积极并购的医药商业企业都面临现金流的困难,但由于他们都有庞大的非物流业务,如国药已经在疫苗领域有所斩获,九州通在中药材种植、IT、电子商务四处开花,上药全面整合工业资源,这些举措都是为了给商业竞争提供“弹药”。因此,有理由相信,几大巨头们都很有希望继续并购,目前的停滞只是“俯卧撑”,并购争夺战还会在2012年继续开火。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