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全科临床化趋中势需药剂科的追随

全科临床化趋中势需药剂科的追随

  药剂科已越来越临床化。首先是其工作性质的临床化,早期的药剂科即是药房,简单、规模小,但其日常调剂工作与临床密不可分。上世纪60年代国外提出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概念后,以临床合理用药为中心的工作模式传入我国,并得到认同,药剂科临床化从此拉开了帷幕。其次是发展方向的临床化。1990年,Hepler和Strand将药学服务定义为:为获得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明确结果而提供负责任的药物治疗,是药师与患者和其他专业人员共同制订、执行和监控治疗方案的合作过程。药学服务要求药师必须面对患者,工作模式应以患者为中心。

 

  再次是药师职责的临床化,2011年我国出台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三十六条:医疗机构药师工作职责的具体内容也都与临床直接相关,强调药师应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开展药学查房,为患者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并参加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和疑难、危重患者的医疗救治,协同医师做好药物使用遴选,对临床药物治疗提出意见或调整建议,与医师共同对药物治疗负责。

 

  由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于2010年修订完成的《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还对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药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药师都应参加查房和病历讨论,并明确要求药剂科主任应经常深入临床,参加危重和特殊患者的查房和病历讨论,参与临床用药的讨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主任和副主任(中、西)药师应参与建立临床药师制,积极参与药师下临床,参加临床查房、病历讨论和用药讨论,做好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主管(中、西)药师也应参加临床的查房、病历讨论,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参加用药咨询服务工作。可见,药剂科全科临床化已成趋势。 然而,目前药剂科全科临床化还面临很多困难。药师是临床化的实施者,其数量和专业素质左右着临床药物化的进程。

 

  首先是我国药师数量不足,据《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药师仅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6.2%,加上药师专业知识普遍不足,缺乏临床用药实践经验,即使在临床药师队伍中,能真正提供负责任的药物治疗的仍屈指可数。想要加快临床化进程,药剂科除了配备足够数量的药师外,必须提高药师的专业素质,尤其是专业知识。建议我国药师应尽快弥补并增强以下九项知识和技能:疾病知识、药物治疗知识、非药物治疗知识、实验室诊断知识、沟通技能、患者监护技能、身体评估技能、药物信息技能和制订治疗计划技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