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成为医疗鉴定新利器 |
![]() |
临床路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是根据某种疾病制定的一种医护人员同意认可的诊疗模式,患者由住院一开始到出院都依据此标准模式接受治疗,此标准模式详细地规定了入院指导与评估、诊断性检查、处置、治疗、药物、会诊、营养、患者卫生教育、活动、治疗后康复情形以及出院计划等。国务院在《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提出,“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入(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表明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卫生部部长陈竺2011年3月19日在《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报告中通报:“到2010年底,制定的临床路径累计达到22个专业222个病种,全国有30个省(区、市)共计1383家医院的8292个临床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累计治疗病例36万余例。”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亦在全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临床路径管理是兼顾医疗质量管理和效率管理的现代医疗管理重要手段,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有力举措,有利于促进医疗行为的规范化、程序化。”
医疗质量指符合标准及规定、满足患者需求的程度,是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与患者实际接受医疗服务的比较结果。临床路径作为控制医疗成本及改善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被许多医院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虽然实施临床路径的初衷是为了适应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的变革,但随着临床路径的不断发展,其目的逐渐外延,作用不断扩展,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医院质量管理工具和疾病诊疗及评估标准。
从各地对临床路径的应用来看,临床路径有以下目的:寻找符合成本-效益的最佳治疗护理模式;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将诊疗、护理标准化;可确定病种的标准住院天数和检查项目;提高服务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通过临床路径协调各部门保持一致性、提高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和住院费用。对于患者来说,通过了解住院中的治疗计划,可对自己的疾病治疗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减少入院后的不安感;并且提高患者的自身管理意识,使治疗效果更好;可以增加患者同医务人员的沟通,提高患者对医生、护士的信任感;由于可以大致预计出院时间,因此患者可以对费用进行预测。
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是制定临床路径的基础,临床路径是执行临床诊疗与技术操作规范的具体化、时效化的管理流程,临床路径关注的是医疗过程的重点环节,以个体的诊疗经验为基础,抽象出一般性的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群体在医院中所采取的主要的、具体的诊疗措施,并对诊疗行为进行有效的实施、监测、记录和审查等医疗管理。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6家立异型药企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报:分解中凸显焦点竞争力 (2025-07-18)
- 河北对于规范泌尿体系透析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17)
- 海南深入慎密型医疗结合体医保基金付出方式改造 (2025-07-17)
- 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合适范畴与体重治理尺度 (2025-07-16)
- 对于颁布2025年度持续医学教育推行名目的关照 (2025-07-1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同意注册225个医疗东西产物的布告 (2025-07-16)
- 重生儿参保都有哪些福利?国度医保局解答 (2025-07-16)
- 2024年全国“医保账单”出炉 这几个症结数据均增长! (2025-07-15)
- 新增商保立异药目次 2025年医保目次调整正式启动 (2025-07-14)
- 全国中成药集采扩围结果落地宁夏 (2025-07-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