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指导价格不准成为药价虚高凶手之一

指导价格不准成为药价虚高凶手之一

  一支出厂价不足0.6元的克林霉素膦酸酯注射液,在医院竟卖到11元。近日,媒体曝光的高价药品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药品价格虚高,说到底主要是一些药企、医院、药品中间销售商提取药品指导价公关费造成的。”在近日召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代表宣国军捅破了药价虚高的窗户纸。


  经过调研发现,公关费分为几种:有进院费、处方费、统方费、劳务费四种。一种药进入医院渠道,层层公关后,雁过拔毛不贵也得贵,从这点说药品贵是公关费所致,但这只是其一。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新疆人大代表们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个让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的问题:一些基本药物的指导价格竟然是市场零售价格的三四倍,这才是药价虚高的关键部位。


  药品指导价实则就是一种限价,只要等于或者低于此价就不算违规,有了这个指导价,各方都以此为标准,尽量向其靠近,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像酒店、娱乐场所的最低消费,你消费再少,也得出这个价,因而消费者总是就高不就低,以达到最大限价为止,药品指导价定得高,各方都以此为标杆,各得其所,无形中指导价成了最高价。

 

  在以药补医的格局下,医院要维持、要发展,医生要有相应的收入,光靠医是不行的,还得靠药来补,药品指导价在某种程度上网开一面,包含着一定的利润空间可以理解。可是,从事医药行业的人士介绍说:“(药品差价)一般情况下,平均在5倍以上。二三十倍都有。”这还是一般情况下,那么药价虚高特殊情况下呢?有的中间利润竟然高达6500%以上。在药品指导价的指导下,不少药品已经成了高价药。

  与医院、医生、药品中间销售商进行分解。而这一切从表面上看,都在药品指导价范围内行走。暗箱操作的公关费是一种腐败费。要消除这种腐败,从目前看,还得在指导价上下功夫,定得实,定得准,让一些人无空可钻;而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实行医药分离,医归医,药归药,医疗不足的部分由财政贴补,如此才能使药价得以回归。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