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PAC成员在华研发中心数量增加 |
![]() |
日前,据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统计显示,RDPAC37家成员公司中已有17家在华设立了研发中心,数量已达22个。其中在2000年之前设立的有2个,2001-2005年间设立的有4个,而2006年至今新设立的研发中心达到16个之多,呈现出几何级增长态势。研发并非易事,即便是进行到临床试验的晚期,也有很多产品不得不面对失败的结果。
以研发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为例,在过去10年里,已有20余种新药在晚期临床试验中遭遇失败。即便产品上市后,平均10个产品中也只有2个能够收回投资。但这并没能阻止制药业的创新步伐,2001年全球制药业的在研药物有2040种,而到了2010年数目则跃升到3050种。同时,制药业研发投入依然处于各行业前列。
根据博斯公司以及彭博资讯的数据显示,全球研发投入前20强的榜单中有8家RDPAC成员公司入选,并且包揽前5强中的4席,8家制药企业的2010年研发中心投入总额达到608.47亿美元,平均每家76.06亿美元,平均占销售额的比例为15.9%,而且与上一年度相比平均增幅为13.85%,均高于入选榜单的其他行业平均值。
首先,RDPAC成员公司所建立的22家研发中心基本覆盖了药物研发的各个环节,目前已经有3300多位全职雇员,这些人才与本地科研院所、CRO以及制药企业的业务互动、知识分享为中国医药产业培养和聚集了大量人才;其次是研发中心在华所开展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有利于中国医生临床试验能力的提升;最后,在中国开展研发可以给中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一只创新药的研发成本都在几十亿元人民币左右,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运转毫无疑问将给本地市场带来大量的收入。
“中国医药产业的‘十二五’规划令人振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提升医药产业创新能力的信心和决心,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一些关键的瓶颈有待消除。”卓永清说,“没有临床试验,药品研发中心无从谈起,但在中国,由于临床试验审评慢,使很多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难以开展。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药品评审注册资源不足,这不仅影响了创新药在我国的研发速度和质量,也对将来新药上市后患者的安全使用带来潜在风险。我们期待中国能尽快加大药品评审资源的投入,这对13亿人的用药安全和行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天使之旅"再启生命护航 (2025-04-22)
- 【会议通知】ISFO (2025-04-22)
- "筛查新方案启航,公益行动助力"----共筑中国鼻咽癌防治新高地 (2025-04-22)
- 专家、业界聚焦西医药出海:摸索可行性途径 (2025-04-22)
- 两部分发文 许可出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临盆 (2025-04-22)
- 国度医保局:展开医保影像云索引上传试点任务 (2025-04-22)
- 国度卫健委对于进一步增强产前筛查服务治理的关照 (2025-04-22)
- 解读:对于进一步增强产前筛查服务治理的关照 (2025-04-22)
- Cell重磅:我国学者发现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spectosis,为溶血相关疾病治疗打开新思路 (2025-04-22)
- CT的致癌风险超出想象:最新研究显示,过度CT检查或导致5%的癌症新增病例,尤其是儿童青少年 (2025-04-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