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低价中标逼出行业招标底线

低价中标逼出行业招标底线

  春节长假之后,全国各省份药品招标采购工作陆续完成。奔波了整整一年的河南某药厂销售经理马伟强总算松了口气。由于各省都确立了新的招标规则,2011年是他从事药品销售以来“最苦最累的一年”。2011年,全国普遍实施了新的基本药物招标政策,最低价中标、量价挂钩、单一货源承诺。这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下称“药改”)的重要一个环节,决策者以极大的决心推进。


  作为药改的核心,基本药物招标政策这一“新游戏规则”让相关药品企业感到惊心动魄:一旦中标,企业将获得巨额订单,然而一旦落标,企业也将失去整个省的巨大市场。新的规则迫使药品企业必须设法降低投标价格,精心计算生产、配送和销售等每一个环节的成本指标。过低的生产价格为药品价格质量和市场供应双方面埋下隐患。

 

  药改的实施,释放出基本药物市场的强大需求。制药企业之间“井水不犯河水”似的默契已经被残酷的市场竞争取代。制药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产能扩张和产业升级。然而,就在改革的决策者极力发挥市场力量,调动企业竞争本能的同时,过度竞争的疑云也随之浮现。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唯低价论”会导致部分企业低于成本药品招标来争夺市场。


  中国中医药协会相关人士指出:“按照安徽省的中标价格,其中20种中成药的价格甚至低于所需原材料。药品质量不能不让人担心。”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与开发行业委员会执行总裁卓永清表示,过低的药品价格,将难以支持中国制药行业新药品的研发和质量体系建设的投入,从长远看将损害行业的将康发展。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曾针对2011年药改指出,有的省份只是在基层医疗机构简单地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没有按照国务院补偿机制文件要求实施综合改革。药品招标如果不采取果断有效措施,扭转机制建设滞后局面,将严重影响医改的深入推进和实际效果。2011年5月,国务院医改办公室、卫生部联合召开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之后,落实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