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 心源性疾病患者的“救星” |
![]() |
据有关部门在我国几个人口大省的农村和城市所做的抽样调查结果推算,我国每年新增房颤病人或心衰病人约54万人,其中至少有一小半人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但实际上前几年我国平均每年只有2万-3万心脏病人安装了心脏起搏器,为需要安装起搏器人数总量的1/9。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心脏起搏器的销量已比前几年翻了一番。据我国医药商业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共计销售心脏起搏器产品48992个,其中国产起搏器仅5000多只,进口产品仍占绝对统治地位。
我国心脏起搏器的安装率如此低,据罗义介绍,一方面是经济因素和医疗保险覆盖不足所致。由于目前心脏起搏器多为进口产品,价格对绝大多数病人来说,相对贵了一些。更重要的原因是,病人缺乏医学基本知识以及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我国绝大多数心脏病人错误地认为,只要吃一些“胺碘酮”之类的药物就可预防心脏病发作,而安装一只起搏器对他们来说难以接受,也有一些心脏病人担心起搏器会对身体有害而拒绝安装。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就经常遭遇心脏病人及其家属拒绝安装起搏器的事例。
有关部门估计,目前国际市场年销售各类起搏器产品达70万个,而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且每年有这么多病人死于心源性疾病,但实际安装起搏器的人只有区区几万人,去年我国起搏器实际销量仅为全球总销量的1/14。
国内目前唯一生产心脏起搏器的陕西秦明医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曾作过粗略统计,目前我国约有20万人佩戴了心脏起搏器,这20万人中有99%戴的是国外开发的起搏器,主要是由美国、德国研发的起搏器,即便如此,20万人只占了中国需要戴起搏器人口的3%-5%,大部分没佩戴的病患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制约。据数据分析,中国对心脏起搏器的需求现在还在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长,到2020年,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速,那时候对心脏起搏器的需求量会更大。
回望心脏起搏器的发展史,从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植入式起搏器发明至今,已有近50年。2011年9月27日,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发明者之一,美国人威尔森-格雷特巴奇(WilsonGreatbatch)在纽约州水牛城(Buffalo)与世长辞,享年92岁。在这短短50年间,起搏器技术飞速发展,从最初解决心动过缓,到目前抗心律失常(ICD)及纠正心衰(CRT),起搏器的概念已焕然一新。
尽管心脏起搏器是心脏过缓病人不可或缺的产品,但因产品技术门槛较高,据采访人员了解,目前国内心脏起搏器的市场空间约20亿元,完全被国外产品垄断,未来,随着医保报销比例增长,预计2015年的市场需求将达到40万个,市场空间有望扩充至120亿元。
心脏起搏器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即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脉冲发生器按照医生设定的频率定时发放刺激脉冲,代替窦房结。电极导线通过静脉送入右心室,另一端与脉冲发生器相连,使起搏器随时都知道心室有没有自身的电活动(医学上称之为感知功能)。手术通常在锁骨下方的上胸部切开一个横切口,将起搏器的电极导线通过锁骨下的静脉进入心脏。医生通过电视荧光屏(一种X光监视装置)的指示将起搏器电极的前端固定在心腔内的特定部位。下一步是将一个小巧的脉冲发生器(即起搏器)与电极导线连接,将起搏器放入切口内的皮肤下,最后将皮肤缝合,关闭切口。就诊时,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起搏器安装。一般单心腔心脏起搏器使用寿命为8-10年,双心腔的使用寿命为6-8年。
起搏器的类型比较多,目前在国内也有较多公司在销售,比较知名的是美国美敦力、圣犹达和德国百多力生产的起搏器。目前,单腔起搏器安装下来大概需2.5万元,双腔起搏器大概在4.5万元左右,功能较为先进的每台则需要6万-7万万元甚至10万-20万元。不可否认,价格的昂贵源于国产产品的落后。陕西秦明医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是1986年成立,由合资引入国外技术从组装国外产品做起。与国外1959年开始研发相关产品比较,现在的国产产品和国际上的产品差距仍然很大,据最新外电消息,国外最新研制的无线型心脏起搏器已经在酝酿进入临床阶段。心源性疾病或可有救。

- 相关报道
-
- Cell新子刊:深圳湾实验室饶浪团队开发不依赖抗生素的幽门螺杆菌防治新策略 (2025-04-22)
- Cell系列综述: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的进展、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以及监管挑战 (2025-04-22)
- Science:将微生物疫苗与竞争菌株组合使用可有效杀死肠道中的致病菌 (2025-04-22)
-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药保障优化健康增值服务 (2025-04-22)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天使之旅"再启生命护航 (2025-04-22)
- 【会议通知】ISFO (2025-04-22)
- "筛查新方案启航,公益行动助力"----共筑中国鼻咽癌防治新高地 (2025-04-22)
- 专家、业界聚焦西医药出海:摸索可行性途径 (2025-04-22)
- 两部分发文 许可出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临盆 (2025-04-22)
- 国度医保局:展开医保影像云索引上传试点任务 (2025-04-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