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卫生部会同相关部委制定医疗改革新方案_医药资讯

卫生部会同相关部委制定医疗改革新方案_医药资讯

“目前,我们惟一能告诉媒体的是,卫生部正在会同相关部委制定新的医改方案,但何时出台,还没有时间表。”卫生部新闻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 《国务院研究机构最新报告说:中国医改不成功》一文于7月29日见报后,卫生部新闻处的电话几乎成了热线,媒体要求采访“医改问题”的传真也接连不断。 “在新的方案出台前,暂时不接受媒体采访。”卫生部新闻处如此答复。 据悉,2000年,国家体改办等8部委出台《关于城镇医药卫生工作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卫生部等4部委推出《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把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较大规模的“市场化”改革从此开始。 卫生部医政司一位退休的司长说,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也不是卫生部一家提出来的。而现在的舆论,显然把矛头指向了卫生部。 事实上,不仅是舆论在关注中国的医改,中央政府也对此高度重视。在今年7月1日的由中宣部等部门组织的形势报告会上,卫生部部长高强专门作了《我国卫生事业面临的形势及改革发展展望》的形势报告。“选择卫生部作形势报告,正是中央政府高度关注医改的一个信号。”卫生部一份内部报纸的常务副社长赵淳对记者说。 据了解,否定市场化改革方向的意见,从去年年底开始就已经在卫生部官员的多次内部讲话中出现。然而,各地医疗机构“国退民进”的浪潮并没有随之减速。 一个市场化的样本是江苏省宿迁市。从2000年开始,宿迁将医疗机构全部推向市场,实行私有化。据了解,这场效仿“美国模式”的改革,使政府的负担减轻了,医疗服务质量也得到改善,但医疗费用随之上涨。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此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刘新明司长在此前的讲话中说,当前医疗服务市场上出现的“看病贵”、“看病难”等现象,根源在于我国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要解决这两个难题,主要靠政府,而不是让医疗体制改革走市场化的道路。 刘新明说,以后,政府医院与社会非营利医院要成为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以此来体现卫生事业的社会公益性质。 卫生系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认为,刘新明透露的这些信息,或许正是今后新医改走向的核心内容。(转载自《中国青年报》)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