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国民健康指标将“一路走红”

国民健康指标将“一路走红”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8日表示,随着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我国传染病疫情总体稳定,慢性病防治不断加强,城乡居民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卫服务,国民健康指标继续改善。据邓海华介绍,“十一五”期间,特别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效果明显。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共同构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据邓海华介绍,目前,100%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8%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87%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报告质量和疫情监测敏感性逐年提高。各级疾控机构对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力、监测能力和应对爆发疫情、中毒以及生物生化恐怖等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不断提升。

   
  艾滋病防治体系逐步完善,所有县均具备艾滋病检测能力;设立了1888个监测哨点,覆盖了各重点人群;建立了3124个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在全国1156个县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覆盖全国28个省(区、市),已有700余家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投入使用。

   
  据邓海华介绍,我国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地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决策指挥系统,组建了卫生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和4大类27支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建立了卫生应急组织协调、决策评估、信息报告、监测预警等工作机制,制定了流感大流行、鼠疫、自然灾害、核与辐射事故等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国民健康指标继续改善。


  我国职业病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市级职业病诊断机构覆盖率达到83%;加强了国家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建设,在31个省(区、市)及兵团建立城市饮用水水质监测点近2万个,保障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也不断强化。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