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归真堂上市 西方利益集团论的“暴露”

归真堂上市 西方利益集团论的“暴露”

  归真堂上市啦!以“活熊取胆”为原料的归真堂药业是否能够合法合理的上市?在一片网络反对潮中,中国中药协会却有着不同的看法。2月6日,中国中药协会给一些主要媒体发出沟通函,函件称,“中国中药产业珍稀动物药用资源养殖状况早已摆脱10年前铁马甲、插管引流等技术落后时期”,“事实上,不规范养熊场都已被政府明令禁止,也同样被中医药及从业人士所反对”。

   
  函件称,“受西方利益集团资助的、由英国人创办的亚洲动物基金会,假借动物保护名义,长期从事反对我国黑熊养殖及名贵中药企业的宣传”,其目的就是“胁迫我国取缔养熊业,以限制熊胆粉入药、削弱中药竞争力、为西方利益集团垄断中国肝胆用药市场谋取更大利益”。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表示,中药材历来由三大部分组成,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许多在民间和医院流传很广的一些品种,有的简直就是用动物命名的。比如乌鸡白凤丸、至宝丹、云南白药等等,这里边无不含有一些珍稀的药用动物资源。目前中国黑熊养殖状况早已摆脱10年前“铁马甲、插管引流”等技术落后时期。“不规范养熊场都已被政府明令禁止,也同样被中医药及从业人士所反对。”

   
  资料显示,1993年,原林业部专门下发关于清理整顿“养熊场”的通知,取缔不符合法规、熊来源违法,或者对熊有虐待的驯养厂。1995年,国家召开办公会,要求没有达到标准的企业限期整改,1997年发布黑熊养殖管理规定,对建立黑熊养殖场的管理、条件、圈养、繁殖等方面做出规定。1999年,国家林业局发布了野生动物饲养厂的管理条件,2004年国家林业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中药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涉熊资源管理,对于养熊做了具体的规定,“应该说我们国家关于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利用方面法制还是比较全的”。    
   
  亚洲动物保护基金称,东方传统医学使用脱氧熊胆酸已有3000年历史,而熊是唯一能大量产生胆酸的哺乳动物。但研究表明,熊胆完全可以用更便宜有效的人工药品和更容易采集的草药来替代。这一点也得到了许多当代中医药师的认同。2008年初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助理教授冯奕斌及其同事就开始进行熊胆的中草药替代品研究。冯奕斌将黄柏、黄连和黄芩三种中药同熊胆及熊胆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做了比较,发现这三种中药抑制肝癌细胞增生和扩散的功效都比熊胆理想。

   
  对于归真堂上市的事情,事实上,早在去年归真堂首次提出上市而被舆论攻击之时,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药协会就牵头主办“珍稀药用资源保护和利用与中医药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会议认为,西方机构是在以动物保护的名义,打击中国中药产业。中药协会认为,西方组织的目的就是打击中国黑熊药用养殖行业,遏制我国珍稀动物药用资源,肢解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为西方利益集团在中国市场攫取更大利润。

   
  中药协会认为熊胆性寒,在传统中医药中常被用来医治各种疾病,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清肝名目、缓解痉挛和治疗眼疾等疗效。在西药中,熊胆中含有的活性成分--熊去氧胆酸(UDCA),能促进胆固醇的转化和排泄,常被用于治疗胆结石、胆汁性肝硬化和肝癌。西药中的熊去氧胆酸是从肉牛屠宰厂提供的牛胆中提取人工合成的。而中医中使用的熊胆大部分是从养熊场饲养的黑熊身上抽取的。归真堂公司曾经给记者传来资料,指出“熊去氧胆酸胶囊”是西方一家化学制药厂的产品,在中国市场行销数年,多次排名国内肝胆药品市场第一位。熊胆粉是熊去氧胆酸胶囊在中国市场取得垄断地位的最大绊脚石。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