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临床应用本土品牌升温 |
![]() |
随着我国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微创治疗技术已成为代表医学发展的新方向,而内窥镜微创治疗则是临床医学与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光机电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生物工程学等高科技学科的有机结合体,使用内窥镜的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势,备受医患双方的青睐。目前已经成为消化、呼吸、泌尿、耳鼻喉科等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不可缺少的工具。
内窥镜的历史经历了从硬性光学内窥镜到光导纤维内窥镜、再到电子内窥镜的过程。随着半导体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1983年美国人首先发明了电子内窥镜并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内窥镜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由于电子内镜的问世,给百余年来内镜的诊断和治疗开创了历史新篇章。《医药经济报》调查显示,当前在中国市场上,主要有日本的奥林巴斯、富士和宾得这几家公司的电子内窥镜产品。
已应用于临床的主要有胃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结肠镜、腹腔镜、支气管镜、斜视胃镜和双孔道胃镜等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电子内窥镜。电子内窥镜不是通过光学镜头或光导纤维传导图像,而是通过装在内窥镜先端被称为“微型摄像机”的光电耦合元件CCD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再经过图像处理器“重建”高清晰度、色彩逼真的图像。图像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内窥镜的使用效果,也标志着内窥镜技术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发展进程。电子内窥镜的出现,使图像质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一种无痛苦、可吞服的药丸式电子内窥镜已经问世并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胃镜和结肠镜无法到达的、长度达数十米的小肠疾病的诊断。这种药丸实际上就是一种微型摄像机和图像信号发射机,固定于患者腰带上的接收器,可接收、处理和保存药丸发来的彩色图像信号;将接收器连于医生的计算机,就可以观察患者小肠内的所有情况。
国内内窥镜市场中,外资品牌垄断了四分之三以上的市场,外资品牌凭借成熟的技术和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在内窥镜市场较早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虽然中国品牌在价格上有绝对优势,但技术水平仍然是软肋,加之销售渠道的开拓能力有限,市场占有率不到四分之一。“医用内窥镜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子内窥镜技术水平的提高必将为医学发展带来突破性变革。”有业界专家指出,多功能的电子内窥镜已经问世,它不但能获得组织器官形态学的诊断信息,而且也能对组织器官各种生理机能进行测定。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医保服务更便捷!医疗保证畛域首项国度尺度宣布 (2025-08-11)
- 青海省全省上线“医保钱包”功效,医保服务继续降级 (2025-08-11)
- 辽宁:药品弥补申请技术审评光阴将紧缩至60个任务日 (2025-08-08)
- 第十一批国度药品集采报量有看点 (2025-08-08)
- 上海推出18条新步伐 进一步激起贸易安康保险市场倒退后劲 (2025-08-07)
- 55种药品拟归入集采范畴 国度医保局提示企业感性报价 (2025-08-06)
- 多部分结合宣布安康情况匆匆进行为施行方案 (2025-08-06)
- 广东全面展开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付出改造 (2025-08-0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刊出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等 20个医疗东西注册证书的布告 (2025-08-05)
- 在家门口享更好医疗服务 城市医疗资本下沉惠及下层庶民 (2025-08-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