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让医药研发“发芽” |
生物技术药物怎一个“热”字了得。在时下各地举行的“两会”上,各级政府几乎不约而同地将生物医药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2月6日,济南市政府还高调奖励了生物药研发领域的精英。可以看出,随着化学新药创制难度增大,生物技术药物逐步成为创新药的重要来源。
国家意志的觉醒和关注,尤其是《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医药工业重点是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新型药用辅料包材和制药设备等领域,令生物药曙光在望。然而,繁荣的背后,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硝烟弥漫,而中国涉足该领域的企业则较少。全球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安进日前同意支付11.6亿美元并购Micromet公司,以强化其产品组合;罗氏此前也向美国基因测序公司提出了57亿美元的现金收购要约。而在中国,涉足生物医药的上市公司仅40多家,且真正以生物药作为主业的公司极少,生物医药占我国药品收入的比重也很轻,如何“做强、做大”成为业界共同的课题。
但面对全球兴起的生物医药热,业界却倍感压力。2003年,全球生物药占总药品比重为7.6%,中国是8.3%;2007年,全球数据是10.5%,而中国则为8.2%;2007年,全球抗体药物已占整个生物技术药物市场份额的34.4%,中国仅有1.7%。“在这一升一降中,映射的是中国生物医药的集体‘缺钙’,即便2010年我国生物医药已占到全国药品收入的10.45%,但按国际水平,这还远远不够。”北京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先宏对采访人员坦陈。
与传统产业相比,生物制药产业在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国外研发一个新的生物制药平均费用在1亿-3亿美元左右,成功率仅为5%左右。而对于年轻而单薄的中国生物产业而言,无论是上游研发抑或下游市场,这样的资金壁垒都难以逾越。
在此背景下,冯飞认为,生物技术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只有抱团才能实现低成本突破,其次是要强化企业的主导作用。为了规避各地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流于形式,应尽早参照国外先进的企业化运作模式,建立利润分配和风险共担的机制,竞争前共性技术由研究部门合力解决并实现共享,然后由企业产业化做成产品。“不过,最难克服的是体制问题。如医保对创新药的限制,包括5年后才准进临床等等,这对创新药物来说,的确过于漫长。”冯飞说。
尽管国产生物技术药物不断开发、生产和上市,已打破了国外生物制品长期垄断中国临床用药的局面,但采访人员注意到,我国涉足生物医药的大部分公司业务都很小。更加刺激眼球的是,印度的西普拉此前收购了上海一家生物技术公司25%的股份,并计划在中国开发辉瑞的依那西普等3个年销量总额达190亿美元的生物仿制药。“随着各国纷纷加码生技药领域,未来中国本土市场也将日渐国际化,这一点不能不说又是一种挑战。”分析人士认为。
- 相关报道
-
- 吉林省力推优质医疗资本下沉 庶民便捷就医得实惠 (2025-01-16)
- 国度医保局:河北、西藏、安徽、河南已全域开明医保钱包 (2025-01-16)
- 国度医保局召开销持立异药倒退企业漫谈会 (2025-01-14)
- 国度医保局召开全国医药价钱和投标推销任务会议 (2025-01-13)
- 福建自贸区落地全国首个“绿色医疗东西保税培修”名目 (2025-01-10)
- 全国西医药局长会议:进一步推进西医药走向天下 (2025-01-10)
- 国度药监局宣布第八十九批仿造药参比制剂目次 (2025-01-10)
- 2025年全国药品监视治理任务会议在京召开 (2025-01-09)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国度医疗东西监视抽检成果的告示 (2025-01-08)
- 29个省份已上线!医保药品可在手机上比价了 (2025-01-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