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大流行流感疫苗 医药卫生科技成果的“殊荣”

大流行流感疫苗 医药卫生科技成果的“殊荣”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45项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心脑保护的关键分子机制及围术期心脑保护新策略等2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大流行流感疫苗、诊断试剂评价关键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等38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新发传染病的分子病理学和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等2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新型可降解涂层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的研制等3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大流行流感疫苗、诊断试剂评价关键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研究,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单位在国家科技专项支持下共同完成。该项研究创建了大流行流感疫苗、诊断试剂研发和质量评价关键技术、新方法,在人禽流感H5N1(简称“H5N1”)和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疫苗和诊断试剂研发中成功应用。


  在该平台技术支持下,我国H5N1和甲流疫苗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获得国家I类新药证书并完成国家储备任务。其中,甲流疫苗在全世界率先研发成功,近1亿人的大规模接种证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和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评价,获中国药学会2010年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总体与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并在血凝素含量测定新方法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据介绍,“大流行流感疫苗、诊断试剂评价关键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首创大流行流感疫苗质量评价系列新方法:引入分子生物学技术评价反向遗传技术制备毒种的传代稳定性,解决了无抗血清国际参比品时毒种鉴别的难题,使疫苗及早投入生产,从源头保证了疫苗质量和安全;建立疫苗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新方法,攻克了流感大流行初期疫苗研发无国际参比品的世界性难关,开创了采用替代方法用于大流行流感疫苗研发的先例。


  建立针对不同流感病毒血凝素的通用抗体和相应的定量检测技术,提高了应对未来各种病毒变异株出现时疫苗快速研发的技术支持能力;建立快速、准确的流感佐剂疫苗体外效力检测方法,使检测周期从30天缩短为2天。另外,该项研究还在建立标准化的临床试验血清学评价方法、建立国际先进水平的大流行流感疫苗质量标准、建立大流行流感病毒核酸和抗原诊断试剂参比品以及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