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破解医药分开难题的新途径 |
![]() |
1月5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宣布,“十二五”期间,将稳妥有序地革除以药补医的弊端。1月12日,北京市人大会议上,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表示,将通过医疗服务价格结构调整,改变目前以药养医现状。为此,北京市今年上半年将出台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在试点医院实现管办分开、医药分开。据悉,“医药分开”的重要举措是在试点医院中取消15%的药价加成。
在医药不分的体制中,由于公立医疗机构主导了国内药品市场,国内的药品需求几乎完全由医疗机构及医生的处方行为决定,企业的药品生产和经销也基本上由医疗机构及医生的意志、行为决定。而医疗机构及医生不愿意使用廉价药,自然使得廉价药物没有市场需求,药品生产企业不愿意生产、经销企业也不愿意经销(即使生产、经销了也卖不出去),这是造成国内医疗机构廉价药品“表面短缺”、价格虚高药品畅销的根本原因。
而形成这一现状的根源是药品加成政策。我国现行的药品加成15%的政策是1954年制定的,当时虽然认为医院亏损应该通过国家的财政给予补充,但由于国家财力所限,不能给医院这样的经费补贴,就制定了这个政策,医院可以通过销售药品来增加一部分收入,来补充运行中的亏损。因而也就形成了我国医疗机构长期以来的以药养医的机制,最终导致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淡化,推高了医疗费用,加重了群众负担。
取消“以药养医”、实现医药分开是医改成败的关键,如今已成各界共识。多年前,医药界就提出,围绕药品生产、供应、使用、监管等错综复杂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医药行业压力重重,而医药分开是解决根本矛盾的良方。医药分开有利于打破医院对药品的垄断权,从而促进药品价格的市场化。医药行业协会曾联合企业多次上书国务院,直陈“以药养医”体制的弊端。
但囿于体制,医药分开因不同利益的诉求和博弈而遭遇巨大阻力。自1997年以来,国家对药品价格进行了27次调整,但成效甚微。为此,2009年8月,新医改启动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意在斩断“以药养医”的利益链条。并有政策号召取消或者采取“零差率”药价的措施杜绝“以药养医”,但迟迟没有明文的补偿机制出台。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药保障优化健康增值服务 (2025-04-22)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天使之旅"再启生命护航 (2025-04-22)
- 【会议通知】ISFO (2025-04-22)
- "筛查新方案启航,公益行动助力"----共筑中国鼻咽癌防治新高地 (2025-04-22)
- 专家、业界聚焦西医药出海:摸索可行性途径 (2025-04-22)
- 两部分发文 许可出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临盆 (2025-04-22)
- 国度医保局:展开医保影像云索引上传试点任务 (2025-04-22)
- 国度卫健委对于进一步增强产前筛查服务治理的关照 (2025-04-22)
- 解读:对于进一步增强产前筛查服务治理的关照 (2025-04-22)
- Cell重磅:我国学者发现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spectosis,为溶血相关疾病治疗打开新思路 (2025-04-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