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引领医疗器械创新热潮 |
![]() |
机器人不仅用于工业领域,在医疗系统也已得到推广应用。如大名鼎鼎的手术机器人的问世不过短短10年,但同样取得重大进展。实际上,手术机器人是一组器械的组合装置。它通常由一个内窥镜(探头)、刀剪等手术器械、微型摄像头和操纵杆等器件组装而成。据国外厂商介绍,目前使用中的手术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无线操作进行的外科手术,即医生坐在电脑显示屏前,通过显示屏和内窥镜仔细观察病人体内的病灶情况,然后通过机器人手中的手术刀将病灶精确切除(或修复)。
这种被国外科学家命名为MIS的医疗系统是设计一切手术机器人的基础。以目前各国医院使用中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例,只要在病人皮肤表面开一个极小的口子,将探头塞进体内,即可观察到病人病灶所在位置,然后再用机器人手中的手术刀将其切除。此外,手术机器人还可做器官修补、血管吻合或骨磨削等需要十分精细的手术。
近年来,手术机器人被用于做包括基因移植、神经手术和远程手术等在内的各种重要手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存活率。由于手术机器人的用途逐渐广泛,它在世界各国的销售数量越来越大。据国外报道,截至去年年底,美国的手术机器人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约300多台),其次为英国(约80-90台),韩国居第三(37台)。
令人振奋的是,我国第三军医大学的科研人员在不久前也已研制成一台专门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新型机器人系统,它可代替医生在放射条件下工作。既能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又能降低手术风险。同时还可减少射线对医生的伤害。而早在几年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人员与海军总医院合作,开发出一套可用于远程颅脑手术的新型机器人CRAS-BH1。据介绍,该医疗系统已成功用于全国数百例脑部手术。
众所周知,心胸手术的难度较大,一旦手术失误则很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日本医学界在内窥镜手术方面的技术在国际上领先。即便如此,日本医学界每年都有病人死于心血管手术,如冠心病搭桥手术等。东大研究人员开发的新型心血管手术机器人体积小巧,可在探头导引下精确完成血管缝合等需要高精度的外科手术。预期这种心血管手术机器人将在今年批量投产。

- 相关报道
-
-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药保障优化健康增值服务 (2025-04-22)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天使之旅"再启生命护航 (2025-04-22)
- 【会议通知】ISFO (2025-04-22)
- "筛查新方案启航,公益行动助力"----共筑中国鼻咽癌防治新高地 (2025-04-22)
- 专家、业界聚焦西医药出海:摸索可行性途径 (2025-04-22)
- 两部分发文 许可出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临盆 (2025-04-22)
- 国度医保局:展开医保影像云索引上传试点任务 (2025-04-22)
- 国度卫健委对于进一步增强产前筛查服务治理的关照 (2025-04-22)
- 解读:对于进一步增强产前筛查服务治理的关照 (2025-04-22)
- Cell重磅:我国学者发现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spectosis,为溶血相关疾病治疗打开新思路 (2025-04-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