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器官捐献者医疗费可否政府买单

器官捐献者医疗费可否政府买单

  不妨探索建立一个由政府买单的救助和奖励机制,让捐献者亲属不再被捐献者的高额医疗费负债压垮。湖北大学生黄圆圆因煤气中毒入院治疗,在其过世之前,其父代其决定,捐献遗体及器官。据医生说,黄的器官至少可以挽救五人。在捐献器官移植之后,贫困的父母却要缴纳因治疗产生的七万元相关费用。

 

  黄圆圆是深圳第一例同时捐出遗体和器官的志愿者,就全国来讲,这样的例子也不多见。根据卫生部的数字,全国每年有15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而实际移植则仅有一万例,器官供需比为1∶150,可见器官供给的紧张程度。虽然相关部门在器官移植这个领域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收效甚微。即便是发达国家,器官捐献者的增长速率也非常缓慢。

 

  在世界范围内来看,影响捐献者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捐献时所产生的费用需要捐献者承担,比如交通、检查等费用。其次是捐献后可能发生的健康风险,这让很多愿意捐献器官的人望而却步。也由于主动捐献的数量极少,因而器官移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暴利市场,甚至在有的国家,有些人不惜为了取得器官而做出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美国和欧洲的一些机构,目前在研究如何降低捐献者所承担的费用和风险,以此鼓励更多的人愿意捐献。循此思维,我们不妨也探索建立一个由政府买单的救助和奖励机制,让捐献者亲属不再被捐献者的高额医疗费负债压垮,让捐献者的善行能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肯定。让那些真正想捐献的人不会有顾虑。当下,黄家面临的难题未来肯定还会有,只是中国作为器官移植大国,应未雨绸缪,尽早完善制度,以避免这样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出现。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