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康复医疗服务难题不断

康复医疗服务难题不断

  2月17日,卫生部医政司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分级医疗试点工作专题研讨会,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等6个城市被确定为康复分级医疗工作重点联系城市。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在会上指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将打造一个金字塔形、多产权形式并存、上下联动、布局合理、高效运转的医疗服务体系。

 

  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作为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落实急、慢病分治,分级医疗机构和双向转诊,提高医疗资源整体利用效率与效益。在医院内部,康复医学如何做到早期介入,让病人尽快从临床科室转出?大型综合医院与康复医院、社区之间怎样建立转诊机制?在推行康复分级医疗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障碍?会上,有关方面负责人以及康复医学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

 

  目前,医疗资源向大医院集中,形成“医疗顶端优势”,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也不例外。因此,康复病人往下转就成为难题。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倪庆宾表示,让大医院外转病人,要通过政策引导,不能光靠行政指令。“目前,医保支付康复科病人费用不分疾病的轻重和阶段,且报销水平较低。下一步,医保和新农合应该调整支付方式和报销比例,让大医院愿意把康复病人转走。”

 

  在康复医疗双向转诊体系建设过程中,病人怎样在一家综合性医疗机构里实现顺畅地从临床科室转入康复科,也是专家们讨论的重点。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肖月称,康复医学强调对急性期病人的早期康复介入。以骨折病人为例,在临床治疗结束后,应该马上考虑肌肉功能恢复,否则康复费用会更高,康复效果也难达到最佳。

 

  倪庆宾介绍,泰安市中心医院的康复中心“绑定”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和针灸、推拿等科室,病人从这些科室转往康复科,绩效可以分别计入两个科室。临床科室主动转病人的,医院还会给予奖励。现在,康复医疗服务早期介入已经形成常规,康复医师在病人入院后第2天就会深入到病人床边。“现在,我们医院康复中心的日诊疗人次超过500人,这完全得益于康复早期介入。”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