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药品流通 专业化能否看成差异化

药品流通 专业化能否看成差异化

  多年以前,多元化是药店经营的差异化标志。在多元化甚嚣尘上的今天,专业化的坚守依然是差异化的标志。因为,当今的药店零售业,多元化有余而专业化不足。多元化是当今药店的主流,但专业化应当是药店永恒的主题。当年的多元化曾被“指责”为不务正业,但的确是顺势而为,集天时、地利、人和,多元化已成气候,成为主流。同样,现在的专业化有可能被“讥讽”为墨守成规和死脑筋。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药店对专业化的坚守也能开花结果,现在广州的肿瘤药房、苏州雷允上的中药材专卖店等专业经营模式已初见成效。多元化并不排斥专业化,理由如下:

   
  第一,核心的差异化不是品类的差异化,而是专业服务的差异化。多元化可以立即见成效,增加品种可以激活额外需求甚至边缘需求,可以创造增量收益。专业化的经营却无法立竿见影,其成效要靠日积月累的“沉淀”形成,一旦形成经营惯性,将成为一种入骨入髓的核心竞争力。多元化的经营可以被模仿,容易被超越,各地平价药房大面积开花即为见证。但专业化的服务可以一直被模仿,很难被超越。就像医保定点药店被“钦点”一样。

   
  第二,市场对药店有专业化的期待与需求。专业化之所以没有形成气候,不是专业化没有市场,而是经营者不具备专业化的坚守意识与基本素养。最典型的是驻店药师“躲猫猫”现象。按照相关规定,各药店均需配备专职的驻店药师,驻店药师不在岗时不得销售处方药。现实情况却令人大跌眼镜,驻店药师“走穴”是公开的行业秘密。驻店药师多点“执业”或干脆“挂职”,有些连锁在大店配备专职的驻店药师,中小型店选派具备驻店药师资格的人担任店长,实现“合二为一”。

   
  当然,也有贯彻得比较彻底的,比如来自香港的万宁商业连锁,各店的药师、营养师、美容师“三师”齐备。驻店药师“走穴”缺岗现象是在经营成本压力下对用药安全、专业服务的“躲猫猫”,专业化自然无从谈起。

   
  第三,医保定点药店可能“钦定”为专业药房。出于对医保定点药店违规刷卡乱象的整治需要,江苏无锡率先开始对医保定点药店实施“非药即砍”的禁令。虽然这一政策受到诸多质疑,但苦于别无良策,类似禁令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推广,大有席卷全国之势,这无疑是从行政指令上对医保定点的多元化说“不”。但连锁药店和单体药店却很难对“医药定点”这一经营资格说“不”,因为只要具备医保定点资格,生存问题就不难解决。像四川德仁堂连锁那样为保全多元化果实而自愿放弃医保定点药店资格的药店毕竟很少。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