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研发实力升级 关注制药行业的未来

研发实力升级 关注制药行业的未来

  “金砖四国”和韩国的研发实力大规模升级。传统的研发强国如英国、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等的技术向这些地方转移,亚洲地区的研发效率大增。《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新闻》《Genetic Engineering & Biotechnology News》日前专访了生命科学投资银行Burrill公司的CEO史提芬-布瑞尔先生,主要关注了制药行业的研发趋势、生命科学行业全球化和大型制药公司的未来。

 
  据年度全球资金预测报告显示,生命科学产业全球研发支出预计在2012年下降2.2%,为1473亿美元。随着制药公司紧缩研发预算,美国在生命科学产业的研发支出今年将下降5.7%。美国制药公司这一决定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我们知道,“重磅炸弹”级药物研发模式时代即将结束。辉瑞公司年销量近140亿美元的立普妥--最后一只巨型“重磅炸弹”级药物已失去专利保护。市场上虽然还有一些“重磅炸弹”级产品,但不论影响力还是市场规模都难以和立普妥相提并论。小分子药物治疗疾病“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大型制药公司开始关注个体化用药和生物制剂,他们纷纷调整研发策略,以致不被淘汰。

   
  其次,医药市场发生巨大变化。未来10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也有人预测说是在5年内。因此,美国、欧洲和日本正在被“金砖四国”取代,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成为新的增长点。这为发达国家的制药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大型制药公司在这些市场上既不占主导地位,也没有针对这些国家各种疾病谱开发新药。因此,他们纷纷建立各种功能的研发中心,把针对这些地区疾病的治疗新药推向市场。


  第三,为解决低下的研发效率,大型制药公司会向外部寻求生物技术公司帮助。对于生物技术产业来说是非常好的机遇。
 

  研发活动是创新的源泉。然而研发的投入越来越少,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如何获得新产品?这对生物技术产业来说是一个机遇。以大型制药公司为导向的研发模式,开始向以生物技术公司为导向的模式转变,大大提高了研发生产力。二者有点像划艇和远洋客轮的关系。远洋客轮要想远航,就不应携带过多的划艇。因此,在发现、开发和创新等方面,全球各地的生物技术公司已先行一步,把发现转化为真正的产品创新。生物技术行业逐渐取代大型制药公司,成为医药研发引擎。

   
  此外,“金砖四国”和韩国的药物研发实力在大规模升级。因此,传统的研发强国如英国、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等的技术向这些地方转移,亚洲地区可进一步提高研发效率。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和欧洲仍然是大量高品质科学家的输出地。许多留学生返回本国成为当地新药研发的推动者。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