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防控价值要有体现之道 |
![]() |
对于生命与健康,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找救死扶伤的医生和护士。但对我们生存的环境、生命的质量以及身体的健康,却并没能时刻关注。从近期发布的《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看,我国仍是地方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31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等地方病的疾病防控危害。
今天,中国人民健康的主要敌人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研究表明,大多数慢性病的扩散和发展都是人们过多地暴露于危险因素的结果,是可以通过公共卫生事业早期介入来加以预防和减轻。换句话说,疾病防控途径的价值正逐渐被认识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制定的2011-2015年的五年疾病预防规划性文件中,都提出了通过积极采取改变生活方式等预防措施,来降低患上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几率,以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计划。
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仍主要集中在妇幼健康和儿童免疫方面,或者说人类生命周期的前10%。而大多数人的大部分生命期间都很少纳入公共卫生的范畴,不得不在市场中按经济实力的强弱来取得所需的卫生保健服务。这有待重视的90%的公民患病的后果及再治疗所付出的财力,完全有机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酿成无法收拾的公共卫生事件。
从这一意义上看,以全民覆盖的疾病防控,从限制和降低各种危险因素的作用为目标的公共卫生,其实才是真正能够成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健康效益三方共赢的重要基石。无独有偶,美国公共卫生协会于近期分析指出,加强疾病预防在减少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发病率的同时,也可大幅减少美国每年的医疗开支。有研究人员就美国“医疗费用小组调查”提供的2003年至2005年间数据,估算了降低糖尿病、高血压等与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将对美国医疗开支造成的影响。
分析显示,如果美国人患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几率降低5%,那么近期内美国每年的医疗费用可减少90亿美元。尽管这一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确认,但加强疾病预防无疑将是政府、社会和个人今后的努力方向。诚如药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诊候》中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疾病防控其实对整个国民经济而言实为上医之道,讲求的是“医未病之病”,更是一笔效益极高的投资,它对中国未来的健康卫生状况、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无疑具有特殊价值。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强化网络贩卖监管、保证"大众用械平安 (2025-04-29)
- 欠缺药品平安义务系统漫谈会在京召开 (2025-04-28)
- 《中药新药研发用临床需求清单(第二批)》宣布 (2025-04-2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