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流通限价能否“管住”低价药品价格

流通限价能否“管住”低价药品价格

  备受业内关注的《药品流通环节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最后一轮征求意见稿日前曝光。该办法将于7月1日正式施行,近2万家药品流通企业首当其冲将受其影响,影响之大堪称“雷霆风暴”,或将从根本上颠覆我国的药品销售模式。而且,《办法》制定者亦怀揣藉此拉低药价之意。根据《办法》,药品将划分为流通环节、医疗机构两大类别,每个类别实行不同的差价率加成,即限定每一个环节的最高定价。决策者的初衷,是通过“环节限价”这一强制性措施,从根子上铲除行业内普遍存在的“以药品底价代理卖给商业公司,几经开票倒票进入医药终端”的旧有模式,最终把虚高的药品价格降下来。

   
  看起来这是一个好主意。如果真的得到了落实,对相当数量的药品流通企业,特别是那些实力有限、靠倒票走票生存的企业将是致命的打击;如果真的得到了落实,受影响的不仅仅是药品流通企业,那些过多依靠代理而不是自建渠道,在营销网络与终端建设上缺乏作为的生产企业,也将遭受重创。但由此带来的更严重后果是,我国医药行业多年来高达20%左右的持续快速增长势头,虽不至于受到伤筋动骨的影响,但短期内增速受挫却是可能的。

   
  问题是,药品流通“环节限价”真的能够全面落到实处吗?西方的哲人说“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老百姓的土话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面对威胁到自己生存的举措,流通环节上的各获益群体、医药终端等必然拿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与消解之道,何况“环节限价”这一举措本身就有违市场之规,在实践中亦有一定的闪转腾挪空间。

   
  在“看病难,看病贵”这一老大难得到彻底缓解之前,药价永远是国人瞩目的焦点与难点。而围绕着药价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限定最高零售价格、限定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限定抗生素等类药物滥用…如今则是限定药品流通环节的加价率。下一步,医药行业大概是要限定药品的出厂价格甚至是制药生产企业的毛利率、净利率了。还有多少限价可以重来?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