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为业界热点 |
![]() |
“两会”已经召开,推进今年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及推进医药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再上新台阶,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当然,这样的话题也离不开企业转型升级以及如何实现“走出去”。“我们除了做现在的‘蛋糕’,还要多考虑国际化。”复兴集团副总裁陈启宇对国际化战略经验独到,他认为,如果把跨国公司或者国外一些企业的创新能力、品牌、方方面面的东西嫁接到中国医药行业来,我国医药行业就能够成功迈进“国际化”。
事实上,《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已经将加快制剂出口定为“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到2015年,要加快国际认证步伐,200个以上化学原料药品种通过美国FDA检查或获得欧盟COS证书,80家以上制剂企业通过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或WHO的GMP认证。同时制剂出口比重达到10%以上,有200个以上通用名药物制剂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注册和销售--中国药业迈向国际化道路的愿景赫然清晰。
众多专利药品在全球独占期的结束,对于一直建立在仿制基础上的中国制药企业行业来说可谓是千载难逢的良机。近年时逢国际药品专利集中到期,有数据显示,从2008年开始,全球有年销售额约200亿美元的药品专利到期;而在2011-2015年,专利到期规模将进一步上升至770亿美元。随着“重磅炸弹”级专利药品在全球独占期的结束,仿制药的销售金额可望以10%-15%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全球药品市场的增长速度。
与此同时,仿制药的发展也获得欧美各国政府的鼓励,并大力推行仿制药替代原研药的计划,希望从全球采购中拿到价格低廉的医药产品,这也促进了仿制药市场的增长。“仿制药在安全性、有效性、质量上都不亚于原研药。化学仿制药是小分子,与原研药完全等同。”原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资深药物审评专家、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龚兆龙指出,化学仿制药研发需3-5年,研发费用100万-500万美元,平均价格下降25%-80%。在政府支持、合理利用资源、市场利益驱使的情况下,消费者可节省大量开支。
目前,美国FDA支持仿制药,处方比例从2000年的43%升至2009年的75%,美国仿制药市场呈逐年递增趋势。相对而言,我国虽然是仿制药大国,化学药品也绝大多数是仿制药;获批新药数量不少,但是多数结构低。有业界人士指出,目前我国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一类新药占比不到10%,其中真正意义的创新很少。
欧美发达国家通过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充分、严格的准入条件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构筑了较高的市场壁垒,这对我国医药制剂进军欧美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对中国药企而言,欧美市场作为主流医疗市场的代表,显然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大蛋糕”。我国制药企业要想进入这个市场,不仅要与包括欧美本土企业在内的其他国家的企业进行激烈竞争,同时也必然面对各国保护本国医药产业竞争力的种种藩篱。
随着政策层面对制剂出口长远规划的重视,以及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扶持,中国制剂出口前景值得期待。据了解,目前中国制剂在国际化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海正模式”,即以特色原料药为突破口,通过与跨国公司密切合作,取得国外药物生产方面的相关认证,从而实现制剂出口;另一种则是从欧美市场进口原料,在保税区进行制剂生产,然后出口制剂。但后一种模式并非真正的中国制剂出口,而是代工产品,虽然也是制剂直接进入欧美市场销售,但对促进中国制剂和原料药的国际化进程收益不甚明显。
必须承认,目前我国医药出口仍无法与跨国制药企业抗衡。国产药物与进口药物在技术性和有效性上存在着实实在在的差距。“中国制剂产品不被国际市场认可不是药品制造规模、质量的问题,而是辅料、剂型和产品设计理念非常落后。”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高永良一语中的。他说,目前全球已有350多家公司专门从事释药系统的研发,药物制剂的给药途径、口感、疗效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重视,也成为制剂创新的方向。而中国目前在释药系统研发上仍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 相关报道
-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强化网络贩卖监管、保证"大众用械平安 (2025-04-29)
- 欠缺药品平安义务系统漫谈会在京召开 (2025-04-28)
- 《中药新药研发用临床需求清单(第二批)》宣布 (2025-04-2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