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医外交理念能否“进入”中国

中医外交理念能否“进入”中国

  “如果疗效好,喝惯咖啡的外国人,也会接受中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曹洪欣12日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提出“中医外交”概念,建议创造条件,通过中医防病治病的优势领域,进一步推动中医走出国门,从而实现中华文化有效传播。2009年9月,一位年近80岁、因中风后遗症而坐着轮椅的美国华裔名人从美国来到北京。经曹洪欣诊疗,两年每日喝中医汤药,现在已经能走1公里路。

   
  “是中医的疗效赢得了海外人士对它的认可。”这位中医科学院曾经“史上最年轻”的院长谦和地表示。曹洪欣一位学生的亲身经历,也给了他这一论断以生动事例。1995年,这位学生只身赴美打拼。15年后,曹洪欣在美国见到学生时,他已经开了一个近800平米的中医诊所,两名美国助手,每日挂号30个,预约得提前一周以上。

   
  “中医的疗效得到国际认可,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曹洪欣说,但上面的例证表明,只要疗效好,是会被海外民众接受的。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有162个国家有中医服务以及其相关产品。使用中医药或天然药物的人群超过40多亿,占世界人口的70%左右。

  
  2011年10月,曹洪欣赴美国参加哈佛中美健康峰会,在哈佛大学做了两场报告,《中医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认识中医,维护健康》,引起了听众对中医的浓厚兴趣。“中医理论的形成,与中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曹洪欣说,中医形成的过程就是中华优秀文化与人体生命现象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中医是医学科学,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天人相应、形神统一、动静结合…等中医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因此,在海外大力推广中医文化,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连续几年政协会议,都提出“中医走出去”、“打造中医国家战略”等提案,此次参加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曹洪欣再次建议,探索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展示中医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科学性、特殊性及其与西医药的互补性,使中医服务人类健康中促进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