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十二五”期间全国推广医疗数字化

“十二五”期间全国推广医疗数字化

  网络医疗服务平台建立后,医疗数字化使更多的患者,得到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更多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抢救后,挽救了生命。  有数据表明:专家帮助明确诊断的占78%,改进治疗方案的占79%,提出手术建议的占20%,ICU平均死亡率下降11.6%,医疗纠纷减少28.57%。   患者在县级医院就可享受省级医院专家的服务,基层危重患者远程会诊后平均住院费用下降12.5%,还节省了交通、住宿、陪护等费用。

 

  看病模式就是“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运用研究”项目力推的一种模式。据了解,近日这一包括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城乡社区与医院双向转诊、远程诊疗等在内的项目在杭州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专家组认为,这一技术的运用可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保障模式,实现医疗数字化,医药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发挥作用,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信息不准确、信息难共享以及百姓缺乏交互式健康信息服务等难题,有助于消除城乡医疗卫生服务鸿沟。

 

  “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运用研究”项目,是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项目建立了包括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急救与血液、电子健康记录、医疗业务流程、医疗影像、医学实验室、远程医疗、健康档案、分类与术语编码、IT通讯、区域信息系统规范共13类66个标准。

 

  据介绍,项目构建的医院数据交换平台、医疗流程管控平台和医疗资源管理平台,医疗数字化已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200余家医院使用。“国家数字卫生”项目将在“十二五”期间向全国推广。记者了解到,卫生部“十二五”期间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将全面实施“三五二一”工程。这项工程,即建立省、市、县三级平台,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医药服务系统、医疗保障系统、药品监管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等五大系统,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二大数据库,一个安全性高的专用网,达到“数据共享、服务监管、政令通畅、科学决策”的目标。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